【有书共读 第164期】中国救护——家庭急救指导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16:56 1

摘要:文津图书奖是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奖项,旨在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公众人文与科学素养。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有书共读》栏目特别推出“文津奖获奖及提名图书系列推荐”,精选历届获奖与提名佳作,帮助读者在浩瀚书海中找到触动心灵的佳作,让阅读

文津图书奖是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图书馆界共同参与的公益性图书奖项,旨在传播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公众人文与科学素养。呼伦贝尔市图书馆《有书共读》栏目特别推出“文津奖获奖及提名图书系列推荐”,精选历届获奖与提名佳作,帮助读者在浩瀚书海中找到触动心灵的佳作,让阅读成为连接知识与心灵的桥梁。

书名: 中国救护——家庭急救指导

索书号: R459.7/40

作者简介)

李宗浩,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急救、复苏、灾害医学事业。现任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首席科学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

Part2

意外降临的黄金救援时间往往仅有几分钟,掌握急救知识的家庭成员,便是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由急救医学权威李宗浩主编的《中国救护——家庭急救指导》,正是为普通家庭量身打造的“急救生存手册”,用科学易懂的内容,让每个人都能在危急时刻“敢出手、会出手”。

李宗浩深耕急救领域数十年,本书凝聚他与团队的专业经验,摒弃晦涩术语,从家庭场景出发,覆盖日常高频急救需求:儿童误食异物、老人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烧烫伤、骨折、触电等场景,均有清晰可操作的应对方案。

急救知识平时或许用不上,一旦需要便是救命“硬技能”。《中国救护——家庭急救指导》无复杂理论,只有实用方法,值得每个家庭收藏,为家人安全添一份踏实守护。

精彩分享)

Part3

应该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

120是我国的急救电话,目前在大部分城市、区县已经开通 120急救专线,全天24小时均有专人接听,接到电话后可以立刻派出就近的救护车、急救人员。拨打120是向急救中心呼救的最简便、快捷的方式。那么,应该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呢?

哪些情况需要拨打120急救电话

“紧急”“突发”“不适合自行就医”是拨打120急救电话的三个关键词,以下情况均可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紧急情况引发猝死则要同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突发心脏病,症状为胸闷、胸痛、心慌、气喘、呼吸困难等。

★突发休克或虚脱,症状为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脉搏弱、血压下降等。

★突发脑血管疾病,症状为意识障碍、昏迷、肢体活动障碍、偏瘫、言语不清、面瘫等。

★意外伤害,如电击伤、严重失血和骨折、大面积烧烫伤等。

孕妇突然大出血或破水。

拨打120急救电话时要说清楚三个关键词-地址、数量和患者病情

首先,地址要明确。120会根据您的报警位置安排就近医院的急救车出车救援。如果患者是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拨打120急救电话,可以将手机设置为免提,在电话接通时大声报告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准确告知接线员目前自己所在的详细地址(包括具体的街道、小区、楼号、门牌号等)。在公共场所发生需要紧急救治的情况而患者又对周围环境不够熟悉时,则要告知接线员自己周围的标志性建筑物,如周围酒店、商场的名称等,以便急救人员尽快找到您。当患者在野外呼救时,应向接线员尽量清楚地描述自己所在的方位,以便急救人员及时赶到。当患者在高速公路上,则应向接线员讲清楚自己正在往哪个方向行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请他人到接车地址等待救护车到来并指引急救人员到患者所在地进行救治。

其次,描述患者的数量。若是成批伤者或中毒患者,报警人应说清楚事故缘由,如楼房倒塌、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刀刺伤、毒气泄漏、食物中毒等,并报告伤患的大致数量,以便120急救中心及时调派增援救护车辆、报告相关公安部门或消防救援部门并通知医院救援人员。如遇灾害事件,报警人要告知接线员灾害的性质、涉及范围、伤亡人数、目前的救援状况,切记不要匆忙挂断电话。

最后,描述患者病情,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存在头痛、腹痛、呕血、眩晕、外伤等情况,是否已经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时间可以做什么

1.急救人员出车后会与报警人联系,进一步核对地址并进行必要的自救指导,报警人应保持电话畅通,避免占线,随时接听急救人员问路或医疗指导的电话。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报警人应派人到与急救人员约好的地点接车,看到救护车后举手示意,接应救护车。如果是路人拨打 120急救电话,应留守至急救人员到达患者身边后再离开。若在20分钟内救护车仍未出现,或者救护车并未与报警人联系,报警人可再次拨打120急救电话。

3.不要随意移动患者,避免引发二次伤害。很多人为了快速得到救治,会选择将患者搀扶到路口,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风险。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往往病情复杂,一旦移动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出现生命危险,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所以尽量不要移动患者。

4.提前做好患者周围物品的清理和搬运准备。如果患者需要搬运,而其所处的地点是无电梯的楼房,报警人应尽量提前清理楼道、走廊,移除影响患者搬运的杂物,疏通救援通道,方便急救人员和担架快速通行。

5.随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时间就是生命,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通过拍打双肩、大声呼唤患者的方式判断患者有无意识;通过观察其胸廓起伏等方法判断是否能够自主呼吸,必要时还应该检查患者的颈动脉有无搏动。一旦出现呼吸心搏骤停,应该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无意识,有心跳、呼吸,可将其头偏向一侧。如患者发生呕吐,应该及时清理呕吐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关注患者的血压、脉搏和血糖等状况。对于外伤断肢的伤者,要同时注意保护离断的肢体。

6. 安抚和照护患者。如果患者的病情没有危及生命,则家人应留在患者身边,尽量给予其精神上的安慰,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照顾,耐心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7.准备好患者及随车家属的身份证、医保卡、手机、银行卡等重要物品;携带既往病历资料及常用药物,或及时将患者既往病情告知急救人员。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准备一些患者的日常用品,如纸巾、湿巾、尿壶、便盆、水杯等。

危急时刻,请记得拨打120急救电话。掌握120拨打细节,让120调度员尽快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准确判断,合理派出救护车、急救人员,为需要抢救的患者争取更多时间,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

120急救电话是生命线,其通话的畅通直接关系到需要紧急救治者的生命安全。大家只有在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或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才应该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没有需要的时候一定不要拨打120急救电话,要时刻记得这是很多人的生命线,一个人的无心之举可能剥夺其他人的生命。同时,我们也要向家人、孩子普及拨打120 急救电话的相关知识,把紧缺的急救医疗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

推荐理由)

Part4

《中国救护——家庭急救指导》不同于一般的医学专著,它是由中国急救医学权威李宗浩教授领衔编写,集数十年急救实践经验之大成。本书最大特色在于将专业的急救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南,配有大量直观的图示说明,即使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人也能轻松掌握。

在当今社会,急救知识不再是专业人员的专属技能,而应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据统计,我国急救技能普及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许多本可避免的悲剧正是因为现场第一目击者缺乏基本急救知识而发生。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份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