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癌症,这6种影响寿命的潜在“杀手”,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2 17:32 1

摘要:中国《疾病监测》杂志发表了一个中国疾控的研究结果表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想要长寿就要远离“减寿因素”。不是癌症,这6种影响寿命的潜在“杀手”,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希望给大家提个醒。

中国《疾病监测》杂志发表了一个中国疾控的研究结果表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想要长寿就要远离“减寿因素”。不是癌症,这6种影响寿命的潜在“杀手”,藏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希望给大家提个醒。

1、刚拖完地或者洗澡后,老人走在湿滑地面

危险:髋部骨折,有可能是高龄老人的“最后一次骨折”

当前,跌倒已成为65岁及以上人群因意外伤害致死的主要原因,33%的老年人每年至少跌倒一次。年龄增长是引发跌倒并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关键风险因素。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田懋一团队联合国内相关单位对1990至2019的30年间老年人跌倒现况进行了回顾分析,发现80岁及以上老年人是跌倒高危人群,这部分跌倒发生率在过去30年中呈“水涨船高”趋势。

其中约35%的髋部骨折病人无法恢复独立行走,25%的患者需长期家庭护理,骨折后6个月死亡率为10%~20%,一年死亡率高达20%~30%。

老年髋部骨折后的并发症,包括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可导致下肢静脉栓塞、肺栓塞等,这有可能威胁到骨折老人的生命安全。

预防:除了老人要增强防跌倒意识,家属或护理人员也要精心照护老人,从行、动、坐、卧等方面,预防跌倒的发生。

2、入秋天气转凉,老人依然穿夏装

危险:换季生病,小病变大病

老人的身体并不像年轻人那么的健壮,很多老人抵抗力都不是很强,在刚刚入秋或者换季的时候,特别容易生病。所以提醒大家:

老人秋季有四怕:①温度怕低:温度过低,很容易导致关节疼痛。②喝水怕少:老人不能等到口渴再喝水,要定时定量补充水分。③眼睛怕晒:对老人来说,眼睛比皮肤更怕晒。④肠胃怕凉:脾胃功能衰退凉东西要少吃。

3、老人喜素忌荤,吃饭总是没胃口

危险:营养不良

我国大约有12.3%的老人存在营养不良问题,还有很多老人因为消化吸收能力减弱,或者慢性病,血压血脂等问题不敢吃肉,长期进食少,也造成了营养不良。如果家里老人出现体重明显减少,精神状态不好,甚至全身浮肿、贫血、脱发等症状时,很可能是出现了营养不良。

改善办法:

①做好营养干预

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是预防和改善营养不良的首要措施。蛋白质摄入应平均分布于每日的3~5餐中,优质蛋白(含亮氨酸等)的比例应占到至少50%。

若老年人食欲下降和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以蒸、煮、炖、烩、焖等方式将这些优质蛋白质食物烹制软烂,安排在一日餐谱中。老年人日常膳食达不到上述标准时,可进行口服营养制剂的补充或短期给予静脉营养制剂。

②坚持运动锻炼

老年人要坚持做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全身协调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以及拉弹力带等;宜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日晒时间。

③适当服用药物

肌少症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肌肉质量和下肢功能,减少跌倒和骨折的发生。根据需要,老年人也可适当补充帮助消化和改善胃肠动力的药物。

一位老年人每日要摄入1.2~1.5克/千克蛋白质。以一位50千克体重的老年人为例,其蛋白质目标摄入量为60克/天~75克/天。我们为您提供了一份参考食谱,详见以下图表。

4、老人走不动路,走两步就累

危险:或因骨质疏松和肌少症

肌少症的危害远超想象:

①跌倒骨折风险增加:肌肉力量不足直接导致平衡能力下降。

②活动能力受限:日常起居如行走、爬楼梯变得困难,独立性丧失。

③代谢紊乱加剧:肌肉是重要的代谢器官,肌肉减少会恶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④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延缓伤口愈合。

改善方法:预防和治疗肌少症的关键措施之一是足量的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另一个就是补充维生素D,需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肝脏、蛋黄等,充足的光照也可以提高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

5、老人有多种慢性病,每次吃药都“一把抓”

危险:用药不当

同时混用多种药物,身体可能会出现副作用,例如增加骨折风险,还跟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慢病突发有一定关系,严重影响老人的健康,甚至缩短寿命。

①服药前:请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按照医护的叮嘱,检查每顿口服药的名称、剂量、用药途径是否正确。

由于老年人服药种类及数量多,为了降低老年人漏服、多服的风险,可将每日每顿服用的药物根据自己的习惯按早、中、晚的顺序放入不同颜色标识的服药杯内并配上醒目的文字。

②服药中:服药姿势,站位、坐位最佳,半卧位也可,尽量避免平卧位服药。

服药方法:先喝一口温开水,看有无呛咳,同时湿润口咽利于服药,在情绪放松的情况下,将药丸或片放于舌中后1/3处,自然喝水咽下(不必猛的仰头),再服温开水50毫升左右。液态药物服用后喝温开水20~30毫升,但止咳糖浆剂除外,必要时清洁口腔!注意:避免在咳嗽、气喘时服药,否则易发生误吸

③服药后: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否有不良反应,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若漏服了本顿所要口服的药物,且快到下一次服药时间(超过两次用药间隔时间的一半)时,咨询医护人员是否需要补服所漏掉的药物,不可擅自加倍剂量服用,以免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6、老人害怕疫苗,拒绝接种所有疫苗

危险:不接种疫苗

老年人免疫力比常人更低,更容易感染各类病原体。老年人一般还伴有基础性疾病,感染后情况会更严重。但是通常老人接种疫苗的顾虑较多,明明是高危人群,往往却最不愿意接种疫苗。

老年人要及时接种以下疫苗:

①流感疫苗:建议在每年秋冬季节,在流感高峰到来之前(比如10月底之前),完成流感疫苗的接种。

②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有肺炎球菌高危感染因素的成年人,推荐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由23种“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一除了“肺炎”,还有脑膜炎、中耳炎、菌血症等等。

③带状疱疹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发病最有效的方式,推荐50岁及以上的人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④新冠疫苗:我国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后散发疫情依然存在,病毒传播没有停止。建议没有感染过的老年人,如果还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尽快接种、没有完成加强接种的尽快加强接种。

来源:医食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