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在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引导万兆光网从技术试点走向部署应用。业内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我国万兆光网建设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入规模化部署新周期,而万兆光网的建设也将为数字经济智能化跃迁
(记者 陈晓晟)日前,在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引导万兆光网从技术试点走向部署应用。业内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我国万兆光网建设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入规模化部署新周期,而万兆光网的建设也将为数字经济智能化跃迁筑基。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万兆光网迈入规模化部署
万兆光网指带宽能力达10Gbps(万兆)的光网络基础设施。其核心技术是50G-PON,单纤容量突破了100Tbps,时延压缩至微秒级,较现行的千兆网络实现了十倍带宽跨越。万兆光网是下一代光网络的升级演进方向,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涉及“万兆小区”“万兆工厂”“万兆园区”。今年4月,工信部公布全国168个万兆光网试点入围名单,并表示将推动基础电信企业等建设主体加快建设实施,推动产业链各方加快解决万兆光网落地应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力争通过8个月的建设期,到2025年底,在168个试点入围项目中建成一批万兆小区、万兆工厂、万兆园区,实现万兆光网技术部署和应用,带动我国万兆光网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取得突破,为规模部署奠定基础。
地方方面,截至今年8月,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四川、湖北等超15个省市通管局已出台万兆光网专项政策,提出万兆光网商用目标。上海出台专项规划,明确“2025年建成全国领先万兆光网体系”目标,将万兆小区建设纳入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任务,要求新建小区100%预留万兆接入能力,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万兆升级;福建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中明确,2027年前建设5个以上高水平万兆园区,要求园区内企业万兆接入率达90%以上;江苏启动万兆光网试点建设,提出年底前将创建不少于20个万兆工厂,积极促进万兆光网建设,争创“万兆示范省”,在2030年50G PON端口占比达50%……政策体系与商用实践协同发力标志着我国万兆光网产业步入规模化部署的新阶段。
中国电信发力万兆光网赛道
中国电信作为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在推动万兆光网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北京,北京电信系统性推进50G-PON超宽接入、FTTR全光组网等前沿技术创新试点。在北京密云橡树湾小区试点中,完成了小区万兆网络升级改造,实测单用户下行带宽突破9500M,上行带宽达5000M,为家庭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速网络体验,为万兆光网的下一步规模化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上海,上海电信发挥光纤宽带持续领先优势,基于50G-PON的全光万兆底座,率先建成全球首个基于50GPON的“万兆云宽带示范小区”,实现全光万兆现网千户覆盖,推动裸眼3D显示、自由视角观影及直播、极速智家硬盘、极致云交互等新型数字应用进入居民日常生活。
在山东济南、青岛等地,山东电信完成玖玺城等多个小区的50G-PON万兆网络升级改造,实测单用户下行带宽突破 9700M,达到千兆网络传输速率的10倍,为家庭用户带来 “秒级下载4K电影、毫秒级响应云游戏”的极致体验。
在广西,启动的首批25个万兆光网试点项目中,广西电信占11个,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贵港、钦州、崇左等地市,涵盖了万兆工厂、万兆园区、万兆小区等类别。
为数字经济打开创新空间
万兆光网建设不仅将引领基建潮流,还不断智联万物,进一步助力生产力提升,打造更美好的生活。
从家庭领域看,基于万兆光网的高清视频通话,将彻底改变人们的沟通方式,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万兆匹配存、算、视、感四大场景,为千家万户提供云游戏、超高清3D直播、AI云健身、云NAS以及基于3D光感的看家、康养等服务,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数智服务”新体验。
从企业应用领域看,万兆匹配云电脑、3D直播、3D阅片、智能检测等场景,为企业提供极速云电脑、3D/XR云直播带货、实时3D CT阅片、工业AOI检测等服务,助力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发展已具备了良好条件,中国电信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卫星通信方面也正处在技术突飞猛进、应用逐步成熟的关键节点上,叠加万兆光网的加持,不断智联万物,进一步助力生产力提升。
从社会服务领域看,远程医疗将得到更好的发展。专家可以通过万兆光网对偏远地区的患者进行高清的远程会诊,甚至可以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进行复杂的手术。基于万兆光网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更加准确地采集和分析交通数据,实现对交通流量的实时调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万兆光网建设不仅是网络技术的突破,更是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起点。未来,中国电信还将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协同、共享的万兆光网生态体系,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来源:通信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