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10万,征集西贝证据,罗永浩掀翻预制菜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18:37 1

摘要:原来,前两天,他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

01

大家好,我是公子。

悬赏10万,罗永浩和西贝杠上了!

罗永浩说今晚直播,要推动预制菜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西贝发42页长信,将菜品制作过程大公开。

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前两天,他吐槽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

不仅吐槽,他还喊话:能不能立个规矩,强制餐馆标明到底是不是预制菜?

罗永浩的名人效应,加上西贝的大名,各路人马火速围观,这事就挂在了热搜上。

西贝可能会想:

我可是家大企业,全国近400家门店,年营收超62亿,你无凭无据的,还能怕你吗?

所以,在冷处理和硬刚之间,西贝创始人贾老板选择了后者:

“罗永浩,你吃的时候菜快吃完了,说挺好的,怎么转头骂我们恶心,还说全是预制菜?

伤害了我们的品牌,我一定会(重复三次)起诉你!”

还晒出了“罗永浩的菜单”。

既想招揽生意,还借此自证清白,鼓励顾客亲自尝试,围观后厨到底怎么把菜做出来。

但罗永浩呢?更绝,直接三连击:

一是细数菜又少又难吃,羊排和烤鱼剩下了都没打包;

二是讽刺西贝如果现做还能做出预制味,那肯定是高科技。

对大众来说,“科技与狠活”同样有争议。

三是直接悬赏10万,收集西贝用预制菜的证据。

没想到,还真有网友晒出照片,包装袋上赫然写着:

“堂食袋装”“非直接提供消费者”。

这玩意一看,就有点门道。

02

网友们现在啊,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为啥?

一方面,罗永浩这人,人品、能力啥的经常被吐槽,但玩流量,可是个老江湖了。

所以,谁不想看戏?甚至颇有当年砸西门子的架势。

2011年,罗永浩买了台西门子冰箱,发现门关不严。

一般人吐槽几句,最多发个售后投诉。

但罗永浩不一样,他硬是天天在网上开骂,两个月发了800条动态。

西门子受不了,私下找他:“我们上门免费维修,这样可以了吧。”

但不承认冰箱有问题。

罗永浩不服气,就亲自找上门,结果没人搭理他。

罗永浩干脆玩了波大的,在西门子北京总部门口,用锤子砸烂了三台西门子冰箱!

这波操作直接把西门子逼到墙角,最后中国区总裁亲自出面道歉。

一个人斗赢一家外企,罗永浩出尽了风头。

如今也是差不多逻辑,斗赢了,他“整顿预制菜”,斗输了就是“敢说真话”,收割一波同情。

为啥同情?

因为另一方面,预制菜这么多年,广受质疑。

明知道罗永浩不怕事,甚至为了流量巴不得搞点事,西贝干嘛非要硬刚?

说白了就是维护品牌形象,不想跟“预制菜”扯上关系。

想想前阵子胖东来,直接起诉博主,真刀真枪做检测,赢下了40万赔偿。今天胖东来创始人还发文支持西贝,可以建议,但别让企业家寒心。

贾老板觉得,自己也能这么干!

但问题是,贾老板曾经说过一句话:“好菜都是预制出来的”。

那就是接受预制菜?

还说按照国家规定,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

那么问题来了,国家到底咋规定的?

03

国家给预制菜定的法律划分,主要看两点:

第一,经过工业化预加工的菜肴。

第二,吃之前得再加热或熟制。

换句话说,这有一大堆“放行清单”:

比如像火腿肠可以直接吃的,不用加热,不算;

速冻包子不是菜肴,能当主食的,不算;

此外,很多连锁餐厅搞的中央厨房模式,严格也不算。

有些人可能好奇,啥叫中央厨房模式,为啥能不算?

说白了,就是有个厨房先提前准备好,比如预处理,把红烧肉炖好了,或者做到可以直接吃,然后运输到各个分店,分店简单处理就能端出去。

这样下来,不仅做到了口感一致,还提高效率,是很多大型连锁餐饮店的趋势。

当然了,分店炒几下、热几下就能上菜,也别指望啥锅气了。

然而,国家规定是一回事,老百姓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消费者谁跟你抠字眼啊?

很多人的思路很简单:不是当天现场做的,就是预制菜。

问题出在哪?出在信任。

你说是“预加工”,可顾客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加工的,也不知道放了啥添加剂。

再加上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这就不得不说说某牌子。

天天宣传“新鲜现包”,还有阿姨们在那包饺子。

结果呢?还是中央厨房模式,馅儿都是提前冻好的,能放180天呢。

这谁接受得了啊,花十几块钱买的,却跟超市的速冻饺子差不多,甚至超市卖的还便宜。

所以,问题根源不全是“预制菜好不好”,还是行业缺少透明,消费者失去选择权。

敢用预制,就说清楚;敢走中央厨房,就亮出来。

标明清楚“中央厨房腌制+现场炒制”。接受的人继续吃,不接受的起码能避开。

当然了,公子建议,想吃现做的,自己下厨最实在。

欢迎大家讨论,怎么看待预制菜呢?

来源:公子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