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从血来,血从气来!一个中成药,帮你把精气血补满,恢复元气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2 18:39 5

摘要:在中医看来,我们的精血,就像是生命银行里的存款,年轻时攒得越多,年老的时候才越经得起消耗。可是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已经透支过度:

在中医看来,我们的精血,就像是生命银行里的存款,年轻时攒得越多,年老的时候才越经得起消耗。可是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已经透支过度:

明明没干重活,却常常腰酸背痛;不做运动,也会心慌乏力、头晕眼花;食欲不振、肚子胀,大便稀软;晚上睡不好,白天总是没精神;有时还会出现耳鸣、健忘、眼前发黑。

去医院检查,往往查不出什么毛病,但身体就是“空虚”。这种情况大多就是气血不足、肾精亏虚。为什么会这样呢?得先从“气血”和“肾精”的关系说起。

一、气血是根本,精从血来

中医讲: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说,我们吃进去的五谷水谷精微,必须经过脾胃的转化,才能生成气血。

气与血相辅相成:

气,像动力,推动血液在体内运行;血,像滋养,承载气的根本。

所以古人有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那肾精又从何而来呢?脾胃所化生的气血,除了运行全身、濡养脏腑,还会下输于肾,进一步化为肾精。

更重要的是,中医认为“精血同源”。血足才能化精,精足又能生血;若气血不足,肾精自然亏虚;而肾精亏损,又会反过来使气血乏源,形成恶性循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脾肝肾同调,精气血才能充盈

脾、肝、肾三脏,是维持精气血的“三根柱子”:

脾虚,气血生化无源,人就容易乏力、面色萎黄;肝血不足,则气机郁结、血运不畅,情绪抑郁;肾精亏虚,则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元气大伤。

这三者环环相扣。脾弱则气血少,肝血不足则血运不畅,肾精亏则根基空虚。要想真正恢复元气,必须脾肝肾同调,精气血统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一个中成药,三维并补

在历代医方中,就有一个经典中成药—麒麟丸,专门针对精气血亏虚、肝脾肾同虚的情况。

它的配方思路,不是只补肾,而是精、气、血三维并补:

淫羊藿、锁阳、制何首乌、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 → 补肾填精、温补肾阳;党参、黄芪、山药 → 健脾益气,让气血有源;白芍、墨旱莲、桑葚、青皮 → 滋养肝血、调畅气机;丹参、郁金 → 活血通络,防止“补而不运”。

三路并进,就像把身体的“油箱、发动机、电池”都调好,精气血自然充盈,元气渐渐恢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旨在传播中医诊治思路,不作为具体用药指导。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是否适合麒麟丸,还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外,想要真正养足精气血,除了药物调理,还需注意日常习惯:

睡子午觉:子时(23点-1点)睡眠有助于肝血归藏,午时(11点-13点)小憩则能养心养神;

饮食有节:少吃生冷辛辣,适当多食用五谷杂粮、山药、枸杞等健脾养肾之品;

适度运动:太极、散步、八段锦,都能畅达气机而不伤正气;

情志调畅:肝喜条达,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郁结。

来源:中医药养生知识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