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轨道交通全网日均客流1027万人次,同比上升2.4%。工作日平均客流1162万人次,同比上升1.9%;休息日日均客流730万人次,同比上升3.7%。
近日,《2024年上海交通运行年报》系列发布
2024年轨道交通全网日均客流1027万人次,同比上升2.4%。工作日平均客流1162万人次,同比上升1.9%;休息日日均客流730万人次,同比上升3.7%。
2024年3月8日、3月29日全网轨道交通客流分别达到了1339万和1332万人次,刷新了曾在2019年3月8日创下的1329万人次客流纪录。
△2024年线路客流排行,2号线、1号线和9号线日均客流依然位列前三
△总体客流排行前五的站点分别为虹桥火车站、人民广场、上海火车站、南京东路、静安寺。
居住相对密集区域进站客流最大的五个站点仍是泗泾、九亭、佘山、曹路、莘庄;岗位相对密集区域出站客流方面,陆家嘴、静安寺、南京西路、人民广场、漕河泾开发区等站工作日早高峰出站客流排行前五。
尽管再不喜欢“牛马”“马喽”这些词
但“打工人”始终是剥离不掉的标签
打工人最讨厌什么?
毫不疑问是通勤
看每日限流地铁站
几乎毫无变化
那么上海地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限流”的?
△一周上榜车站,其实毫无变化
背后都是打工人眼里失去的光
现在能够查到的地铁最早“限流”是在2005年
“
2005年以来,轨道交通一、二、三号线客流增势迅猛,居高不下,特别是一号线客运量已达97.26万人次,单线即将突破百万人次。
为确保乘客和运营安全,将根据客流情况实行临时限流措施,通过采取限制售票、分批放客、张贴公告等必要的手段限制客流大量涌进地铁车站,希望得到乘客的理解配合。
”
△“地铁今天怎么不挤了?”—上海地铁实行临时限流见闻
文汇报2005.03.19
但当时地铁公司也作出解释
称“不到万不得已,车站不会限流,只有当遇到车站聚集了大量客流,即使再等2—3列车乘客也无法挤上去,而站厅仍有乘客不断涌进的情况下,才会暂时采取必要的停止售票等措施。”
△《限流措施一般不用 地铁公司表示只在出现危险可能时才用》
解放日报2005.03.22
再之后
也只有遇到重大节假日或世博人流高峰时
上海地铁才会选择“限流”
“限流”作为每日早高峰常规措施是
从2012年上海地铁1号线开始的
最早从莘庄站开始试点
之后逐步拓展到1号线北侧
没办法
1号线两端都是大型人口密集区
当时媒体的标题是
↓↓↓
莘庄站限流“救活”一号线
■今起早高峰时段实行 列车载客率降至四到五成
■有望在1号线北延伸段彭浦新村等站进一步推广
△新闻晚报2012.03.28
“
早高峰时间,地铁1号线莘庄站最突出的就是“潮汐”客流,即大量居住区客流纷纷涌向轨道交通,站台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导致后续车站的乘客上不了车,出现吊车、扒门。
近日,莘庄站在南广场自动扶梯下面和站厅先后安装 “物理隔断栏杆”,经过几天试用后,从今天起,工作日每天上午7:30至8:30该站采取限流措施,以减缓乘客进站速度。
据悉,莘庄站早高峰地铁载客率已经由以前的满载降至四五成。
上车通道常被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海地铁1号线莘庄站的日客流在20万人次左右,其中进出站客流约14万人次左右,换乘5号线的乘客在6万人次左右,莘庄站已成为1号线继上海火车站、人民广场站后的第三大站。
随着莘庄地区导入人口的迅速增加,早高峰的客流呈现出相当明显的“潮汐”特点,即早高峰的进站客流特别多,尤其是极端高峰时,每扇车门前都会排起长队。
据了解,莘庄站是起点站,上行方向列车上车,下行方向列车下客,客流不会发生冲撞,但同时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即由于乘长距离的乘客实在太多,一列列车进站后,有的乘客因为没有座位而会选择再等一班车,这些乘客等在车门口往往会将上车的通道堵住,影响到其他乘客上车。
“虽然站台上有工作人员劝导,人工广播也一再提醒乘客,希望乘客能够配合,但是收效甚微。 ”莘庄区域站长朱音告诉记者。
近日,车站特意在每扇车门口增贴了醒目的黄色地贴,左右两边为候车的“脚印”,中间为四个大字“上车通道”,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由于乘客实在太多,站台上还是会有积压的乘客,“希望等下班车的乘客能够让出上车通道。 ”
△申通地铁近期大裁员
冷嘲热讽的有,吃瓜群众的也有
不是内部人员,这个话题就不写了
几大车站有人上没人下
“工作日的早高峰时间,莘庄起点站一时段内集中进站的乘客特别多,后面几大车站都只有上客没有下客。 ”朱站长解释说。
如果从莘庄起点站开出的列车就是满载,那就会导致后续的外环路站、莲花路站、锦江乐园站、上海南站站等几大车站的乘客上不去,出现站站吊门、扒门的情况,这样不但容易造成车门的故障,也影响了列车的准点率,拖了1号线整条线路的后腿,甚至还会影响到其他线路,同时对乘客的安全也构成了威胁。
为了减缓乘客的进站速度,从上周起,南广场自动扶梯下的左右两旁,安装了一排排整齐的不锈钢栏杆和限流活动门。
同时,在南广场站厅的安检处还加装了 “环形”的排队安检“物理隔断栏杆”,希望通过适当的绕行来放慢乘客的脚步。
△人潮中拥挤
打工人想的是——
“早出门一分钟,路上就能闲适一分钟”
乘客进站速度放缓
今天早高峰时间,莘庄站南北广场采取限流措施,根据客流情况,南广场开启两根直行限流栏杆通道,而北广场则采取上客站乘自动扶梯,下客站走人行楼梯的办法,乘客到了站厅后还要适当绕行安检通道。
记者发现乘客的进站速度明显放慢了,站台上的候车乘客的数量得到了控制。
“早高峰客流极端高峰时,列车载客率一般在四到五成左右,保证后续列车有上客的空间。 ”朱站长表示。
实行限流后,记者早上分别来到莲花路和锦江乐园站,发现乘客上下客秩序比以往有了明显改善。
一位天天在锦江乐园上车到人民广场换乘8号线的乘客居小姐告诉记者,以前,至少要等两班车才能挤上去,这几天1号线列车车厢似乎比以前空了一点,多数乘客都能乘上车,即使乘不上,等一班车肯定也能上去了。
当记者告诉她这是因为莘庄站限流了,居小姐感到很惊讶。
“莘庄站的限流‘牺牲’了部分乘客的利益,可能延长了他们的出行时间,却‘救活’了一条线,换来了整个网络的运营安全,希望得到乘客的理解和配合。 ”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莘庄站早高峰限流措施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运营方将持续关注限流后对后续车站的帮助,经过试点积累了一些经验后,这种限流措施还有望在1号线北延伸段彭浦新村等车站作进一步的推广。
”
问打工人除了1号线以外最怕什么?
答案是:1号线出故障
这个问答套用在上海任一轨交线路都适用
尤其在今年莘庄站开通铁路业务之后
挤早高峰地铁真是需要憋着一口气的
不过1号线目前已经是8节编组A型列车
只能祈祷1号线一年到头能少点故障
顺顺利利开到终点站
以下内容您可能感兴趣
班次大缩减!全天仅5班
两大城市副中心正式“开打”
终于还是撑不住了!
来源:莘庄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