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直播“西贝预制菜事件”信息梳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21:42 1

摘要:2025年9月12日晚上8:30,针对西贝预制菜事件,罗永浩多个平台直播回应此次事件引发的争议。

2025年9月12日晚上8:30,针对西贝预制菜事件,罗永浩多个平台直播回应此次事件引发的争议。

我们对本次直播进行了梳理如下:

2028.9.12晚20:30,在微博、抖音、B站同步直播(账号统一为“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9月10日:罗永浩公开吐槽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昂贵且恶心”,悬赏10万元征集证据,呼吁立法强制标注预制菜。

西贝回应:创始人贾国龙否认使用预制菜,称“100%现场制作”,宣布起诉罗永浩“损害商誉”,并公布罗永浩消费明细(5人15道菜总价830元)。

西贝依据:援引2024年国家《预制菜通知》,称仅使用中央厨房半成品(如切配羊排、酱料包),门店完成烹饪,不属“预制菜”。

罗永浩反驳:以媒体直播证据(如冷冻鱼保质期18个月、速冻凉皮)和消费者体验(菜品复热口感)指出其实际为预制菜。

隔夜菜争议:西贝承认部分菜品(如烤羊排)存在“赏味期三餐”(当日两餐+隔日午餐),厨师称“隔夜不影响品质”。

呼吁强制菜单标注预制菜,参考日本分级制度(如A级“现切现炒”)。

点名其他餐饮企业(如真功夫、吉野家),剖析行业“隐瞒预制菜、高价低质”痛点。

西贝“自证翻车”事件

后厨直播暴露问题:记者探访西贝后厨,发现电磁炉无明火烹饪、冻鱼(保质期18个月)、调制鸡翅保质期9个月、羊腿生产日期为2024年9月。

作业流程矛盾:西贝公开的“菜品指导书”显示牛肉需解冻1.5小时、酱料包加热等流程,与宣传“现场制作”冲突。

消费者核心诉求

知情权:超80%网友支持罗永浩,要求西贝明确标注预制菜,并质疑“现做溢价”。

价格合理性:消费者接受预制菜,但反对以“现做”名义高价售卖(如43元胡麻油炒鸡蛋实际成本不足5元)。

西贝公关危机

自杀式应对:开放后厨直播反暴露预制流程,被称“自曝”;删改争议微博(误发含预制证据图片)加剧舆论反弹。

经济损失:单日营收减少200万元,门店客流量下滑。

行业连锁反应

政策推动:江苏率先立法要求餐饮明示预制菜,中消协表态“未告知即侵权”。

企业响应:绿茶、外婆家等品牌承诺优化菜品标注。

舆论分化

支持罗永浩:消费者痛斥“预制菜不是原罪,欺骗才是!”。

质疑动机:部分观点认为罗永浩借流量牟利,或为进军预制菜行业铺垫。

这场争论已超越个人纠纷,成为预制菜行业透明化的标志性事件:

消费者觉醒:知情权与性价比诉求,倒逼企业告别“狼人杀式经营”。

立法加速:罗永浩的“较真”推动国家细化预制菜标注政策(如区分预加工与预制菜)。

网友锐评:“西贝输在又贵又假,老罗赢在又刚又真。”

整理自网络

来源:重庆读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