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蒿草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菊科部分蒿属植物的统称,为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主要生长在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具有深根系、耐干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我国有180余种蒿属植物,我省常见的蒿草包括黄花蒿、艾蒿、大籽蒿、细竹蒿草、萎蒿、小艾蒿、小叶艾草
XXX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尽快推进蒿草葎草治理,切实守护百姓健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蒿草葎草的现状及分布
蒿草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菊科部分蒿属植物的统称,为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主要生长在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具有深根系、耐干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我国有180余种蒿属植物,我省常见的蒿草包括黄花蒿、艾蒿、大籽蒿、细竹蒿草、萎蒿、小艾蒿、小叶艾草、白背蒿草等;葎草属于被子植物纲大麻科葎草属,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茎蔓可延伸至数米,攀附其他植物或物体生长,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力,能在贫瘠土壤、干旱或湿润环境中生长。蒿草葎草在山西分布广泛,在我省北部、西北部及中南部山区均有分布,大多生长在荒坡荒地、草地、河岸、林缘、旷野、农田地埂及路旁。
蒿草葎草单株产生的花粉颗粒达百万级别,且直径仅20-30微米,可随风传播至数十公里外。近年来,全球变暖致使蒿属葎草属植物花期提前且延长,加之干旱多风状况,大大增加了花粉扩散程度,蒿草葎草花粉传播导致过敏性鼻炎等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二、林草部门采取了积极的治理措施
我局对蒿草葎草治理问题十分重视,按照自身工作职能,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
(一)从源头上进行生态修复管控。2019年机构改革后,草原职能转隶我局,在我省实施退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中,严格作业设计,严禁将蒿草葎草种子作为修复治理的草种,截止2024年底,我省治理退化草原共计290余万亩,全部使用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有较高生态、经济价值的禾本科和豆科类草种(苜蓿、无芒雀麦、冰草、披碱草等),逐步形成低致敏植物构建的新群落,极大地遏制了野生蒿草葎草生长空间。
(二)积极开展蒿属葎草属植物种质资源普查。2022年以来,我省开展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将蒿属葎草属植物等致敏性种质资源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查清我省蒿属植物和葎草的种类、数量、生长范围、生物学特性等,为蒿草葎草花粉传播引起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性、针对性资料,该项工作预计2025年底完成。
(三)安排部署林草重点绿化区域蒿草葎草集中清理工作。每年在造林绿化、森林抚育管护、草原生态修复等工作中,根据花粉致敏植物的物候特征对重点绿化区域内的蒿草葎草等致敏植物进行清除,减少现有花粉致敏植物的危害。
三、下一步治理措施
(一)开展蒿草葎草治理科研项目研究。积极开展对外合作,通过专项研究和技术试点工作,探索蒿草葎草治理有效科学的治理方法和模式。一是与科研院所合作,对蒿草葎草花粉产生及传播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重点探索降低致敏性的技术路径。二是通过进行技术试点,选择部分区域试点应用“人工播种+土壤微生态修复剂”等多种草原修复模式,结合松土补播、植被移植等技术抑制蒿草葎草蔓延。
(二)科学选择生态修复用种,严控蒿属葎草属植物传播。一是持续培育、使用根系发达,适应性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禾本科和豆科类乡土草种,开展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作。二是在花粉源过敏高发季节,结合自身职能,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对城乡结合重点绿化区域进行蒿草葎草集中清理工作。三是严把生态修复作业设计关,加强对各地区生态修复技术指导和监管力度,严禁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使用蒿属葎草属植物,包括容易产生飞絮、花粉致敏性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植物。
(三)建立蒿草葎草协同治理机制。由政府主导建立蒿草葎草协同治理机制,住建(园林)、城管、卫健、林草、气象等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治理工作,通过政策联动、技术互补、长效管控形成闭环,才能有效提升蒿草葎草治理效率,降低花粉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也为下一步更加科学、精准地进行蒿草葎草治理贡献林草力量。
省气象局答复如下:
关于“由省气象局牵头,监测和发布每日花粉数值情况,并作为空气质量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气象播报公众号、小程序等进行每日播报”的建议,与我局组织落实《山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3-2035)》中健康与公共卫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要求的工作任务相一致,对进一步拓宽气象服务思路,延伸服务领域有很好的启发作用,为气象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指出了努力方向。
目前,花粉浓度监测需要专业的设备以及技术工作者。从花粉浓度监测技术角度而言,现有监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重力沉降法的人工观测,另一种是基于光学原理的自动化观测。相比而言,人工观测耗时耗力,观测结果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重复性不好。自动化观测国外设备的价格与维护成本昂贵,且因国内环境气象条件和植被情况差异,业务化适用性不高。国产设备正处于研发测试阶段,业务化应用仍需一定时间。
我省气象部门针对花粉浓度的监测及预报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一是积极对接省卫健委、省疾控局,联合设立花粉浓度相关科研项目,协调省内花粉浓度人工监测数据的共享;二是多次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等相关业务单位调研取经,为做好花粉浓度监测与预报工作做好业务储备;三是积极协调花粉浓度自动化监测设备厂家联合开展花粉浓度自动化监测试验,现已在小店和易嘉园气象观测站布设了一套花粉浓度实时在线自动监测仪器,设备运行稳定;四是综合应用天气预报模式、环境气象预报模式、天气学机理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探索开展了花粉浓度等级预报,建立了花粉浓度等级预报业务系统,即将开展业务试运行,做到边应用,边研究,边改进,力争早日满足蒿草治理及公众需求。
下一步,省气象局局将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力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对可能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5年6月20日
来源:务林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