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平自称资产清零被打脸!青岛日料店、北京房产全曝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22:08 1

摘要:9月8日,日本参议员石平在《产经新闻》上宣称“国内资产清零”“十几年未回国”,结果被中国外交部一纸制裁令当场打脸。这位北大毕业的“双面人”,终究没能逃过法律与民意的双重清算。

9月8日,日本参议员石平在《产经新闻》上宣称“国内资产清零”“十几年未回国”,结果被中国外交部一纸制裁令当场打脸。这位北大毕业的“双面人”,终究没能逃过法律与民意的双重清算。

一、“资产清零”谎言的三重崩塌

石平声称“国内无任何财产”,但工商数据撕开真相:青岛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管局9月公示显示,一家刚注销的日料店背后,关联着石平早年合作者邹国龙、朱振军的名字。虽然工商登记未直接显示石平持股,但资金流向和历史合作记录显示,该店实为其利益输送链条的一环。更讽刺的是,北京朝阳区一套登记在石平名下的房产,在《金融时报》2025年房价报告中显示,该区公寓均价已超5万元/平米,这套房产市值早已突破千万。

行程记录同样经不起推敲。网友扒出2019年石平从日本飞抵上海浦东机场的航旅数据,不仅有航班号(NH921)和安检时间(10月12日14:23),更显示其转机至青岛的完整轨迹。这与他“十几年未回国”的言论形成鲜明对比。

二、法律铁拳:穿透式监管让“腾挪术”失效

中国外交部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启动三重反制:冻结境内所有财产、禁止交易合作、禁止石平及其直系亲属入境。不同于以往“表面监管”,此次采取穿透式调查,直接追溯资产实际控制人。例如景德镇前景企业管理公司,虽无石平直接持股记录,但2009年工商档案显示其曾持有20%股份,且通过远程股东会决议长期参与陶瓷出口业务收益分配。这种“换壳经营”的套路,在法律面前无所遁形。

三、民意与法律的双重绞杀

石平的“自清秀”引发全网声讨。抖音平台#严惩石平#话题播放量超4.1亿次,网友晒出其2011年与日本女性结婚后仍通过中国账户收取200万日元稿酬的银行流水。更有人深挖其家族背景,发现其成都亲属仍在国内生活,而根据制裁令,这些亲属未来将面临就业、出行等多重限制。

四、国际社会的清醒认知

《华尔街日报》去年曾揭露这类“反华专业户”的套路:在海外靠攻击中国赚取稿费,同时通过代持、跨境转账等方式隐秘获利。石平的案例再次印证这一模式——他在日本媒体发表反华言论,却通过中国境内公司获取陶瓷出口利润。这种“价值观生意”,最终被法律与舆论终结。

石平的结局,是给所有“双面人”的警示:在穿透式监管与信息透明化时代,任何资产藏匿和行程造假都将无所遁形。正如新华社评论所言,中国的反制措施“完全在法律框架内,符合国际通行做法”。背叛者或许能在一时获得流量和金钱,但历史与民意的审判,永远不会缺席。

来源:念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