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宣传周】“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2 22:09 1

摘要: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尚德守法共享食安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FOOD SAFETY

食品安全无小事

健康生活记心间

食品安全我知道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购买食品注意事项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儿童食用,儿童食品至今尚无明确的定义,因此,为儿童选择食品谨慎为宜。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6.关注儿童食品的相关信息。如:我国已经启动了“儿童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此工作将为儿童食品的选择提供消费参考。

膳食营养知多少,从膳食宝塔了解起做到以下几点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每日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和大豆坚果类等食物,进行同类食物互换,达到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谷类为主是指谷薯类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占孩子膳食总能量的一半以上;应该包括适量的粗杂粮和全谷类。

多吃蔬菜水果

新鲜蔬菜水果是孩子合理供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孩子应该保障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每日达到600-835g,每天要提供3种以上新鲜蔬菜,做到餐餐吃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1/2以上,适量搭配菌藻。

适量鱼禽蛋瘦肉

鱼、禽、蛋和瘦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中学生均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天适量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奶及奶制品是膳食钙的主要来源,也是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维生素D和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之一。经常摄入奶制品有利于孩子骨骼健康及生长发育。小学生要保证每天300g及以上的奶或奶制品摄入,可以选择牛奶、奶粉等互相搭配。

每天足量饮水

小学生每天运动量大,需水量高于成年人,足量饮水可以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还能提高学习能力。水的摄入量不足,会影响机体代谢及体内有害物质及废物的排出。中学生每天应少量多次、足量喝清洁的饮用水。在天气炎热出汗较多时应适量增加饮水量。

合理安排三餐时间

首先固定一日三餐的用餐时间,早餐用时15-20分钟,午、晚餐用时30分钟左右,时间不宜太长。进餐时应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40%为宜,也就是常说的“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适量”。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01何为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由于摄入被病原微生物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疾病。

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子很多,包括微生物、有毒动植物和一些有毒化学物质。高温高湿环境,给微生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力条件,特别是食源性致病菌,正迎来了“野蛮生长”的高峰期。

02灶台区域

食源性疾病的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

但有些食源性疾病除了消化系统症状以外,还会引起严重的脏器损害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03常见致病菌

副溶血弧菌

俗话说夏天和海鲜更配,但副溶血弧菌和海鲜可能更“登对”。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的食品是海产品,包括多种海洋鱼类、虾、蟹等。

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次数不多)、腹痛,主要特点是在脐周部呈阵发性绞痛,腹泻,常呈水样便,有些出现低热。严重者可导致脱水、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主要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

感染沙门氏菌的病人会出现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有时为脓血或粘液便)并伴有发热的临床表现。

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比如儿童、老人和孕妇)感染症状较重、会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等严重的并发症。

比如,建议食用熟制鸡蛋,尽量不要食用溏心蛋或生食鸡蛋。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污染肉及肉制品、蛋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糕点、剩饭剩菜等。名字可爱,但却有一个强大的武器——肠毒素,耐热性强,加热至100℃、30分钟不能完全破坏,仍能使人致病。

肠毒素中毒症状常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腹痛等急性肠胃炎症状,病程短,杀伤力强。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常常潜伏在我们认为安全的冰箱之中。

其在4℃环境中仍可继续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高危食品包括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和奶酪、熟肉制品、生食水产品、熏制海产品、生食瓜果蔬菜、寿司、冰激凌以及冰箱内冷藏过的食品等。

易感人群包括孕妇、新生儿、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肿瘤、慢性病以及肾移植患者等)。患者感染可引起败血症和脑膜炎。孕妇感染可引起胎儿感染,导致流产、早产或死胎。

04预防食源性疾病指南

食品安全五要点

保持清洁

饭前便后要洗手,做饭前和做饭过程中也要洗手,尤其是在生熟食品交叉处理过程中或者接打电话以后。

注意保持厨房的卫生清洁,保持干燥,比如餐具、筷子笼、刀具和砧板,尤其是抹布,要经常清洗和消毒。

生熟分开

“生”是指还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原材料,比如生肉、禽和生海鲜。“熟”就是直接入口的食品。

生熟分开就是避免生的食品上携带的致病菌污染到直接入口的食品,引起食源性疾病。

煮熟煮透

烧熟煮透的一般原则是烹调家禽至汁水变清、肉内不再有粉红色。烹调蛋和海鲜类直到全部达到沸腾。烧汤或炖菜,则应持续煮沸至少一分钟。如果是大块肉,比如整鸡,开锅后炖煮时间要更长一点。

安全温度下保存食物

夏季,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所有熟食和易腐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内保存。

不要在冰箱中存放剩饭菜超过3天,重复加热不能超过一次。

食物化冻应在冰箱中或冷的环境下进行,不要在室温下化冻,容易滋生大量微生物。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要到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食品,购买食品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

不食用超过保质期食物,若罐装食物包装鼓起或者变形,坚决不食用。

05公勺公筷的推广

推广使用公勺公筷是预防食源性疾病、促进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措施。使用公勺公筷,不仅能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还能培养文明、卫生的饮食习惯。

从个人做起,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筷”,或者”一人一双筷”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让这种健康的生活习惯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让我们从每一个人做起,

从每一餐做起,共同努力,

营造一个健康、安全、

节约的食品环境,

携手共建共享食品安全

的美好未来

来源:钦州文广体旅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