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街榜”上线一天逾4000万用户体验,互联网巨头们都坐不住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22:05 1

摘要:★也许是嗅到了火药味,同一天,大众点评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

“外卖大战”烽烟未熄,最近“到店”消费市场的硝烟已愈发浓烈。

★ 9月10日,阿里旗下高德地图宣布推出“高德扫街榜”,全力支持线下餐饮及服务消费,这份榜单主打“真实”,突出评分的“身体力行”和“言而有信”两大特点。

★也许是嗅到了火药味,同一天,大众点评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

★此外,抖音生活服务当天也宣布上线“烟火小店扶持计划”,针对人均消费100元以内的商家,提供流量激励、达人探店、门店物料、货品补贴等资源,加码扶持线下中小餐饮商家。

与此同时,几大平台的新一轮补贴战也随之展开:

高德推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发放超10亿补贴鼓励更多人到店消费;大众点评“品质外卖”入口将发放2500万张不同种类的大额消费券,以“真品质、真堂食、真评价”口号重构外卖市场信任体系;抖音生活服务宣称“真金白银”助力更多线下中小餐饮商家突破经营瓶颈、实现生意增长。

“扫街榜”发布会现场。图/新华社客户端

几大平台的补贴将怎样搅动市场?消费者可以获得哪些实惠?各大平台商家将如何借此抢夺市场份额?

进击“到店”,颠覆传统榜单?

明明看着评分很高,到店一吃发现口味很差;明明很多人点赞,结果证明并非“真人”互动……相信很多朋友在外吃饭时都遇到过类似情况,这是因为传统美食榜单依赖消费者的评价,商家经常以赠送、优惠为诱饵,获取消费者好评以提高排名,使得榜单名次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据介绍,与以往的榜单不同,高德扫街榜号称是一份“无法刷分的真实可信榜单”,榜单排名主要纳入导航到店人数、复购率、专程前往、人群宽度四个因子,突出评分的“身体力行”和“言而有信”两大特点。在高德看来,餐厅是否值得尝试、景点是否值得游览,应当由用户“用脚投票”的实际行为来评判,这样的评价才更具说服力。

广州全城的“状元榜”和“扫街榜”界面。

目前,扫街榜已在高德APP 首页位置呈现,该榜单主要分为美食、酒店、景区三类,有体现远距离专程前往的“轮胎磨损榜”,有体现多次前往的“回头客榜”,此外还包括一些特色美食榜单,比如“本地人爱去”“烟火小店”等,每个分类都会根据动态数据每日更新。

记者发现,从榜单分类上看,扫街榜类似于美团旗下大众点评的“必吃榜”“黑珍珠”等餐厅指南,对标显而易见,二者同样对商家进行综合评分、排名,涵盖美食、景点、酒店等多种业态。

大众点评榜单

在“扫街榜”页面,记者选择榜单上的某个餐厅后,可便利地进一步跳转高德地图直接导航,可谓“一步到位”。查看在广州全城范围的“状元榜”,记者发现排名前几位的不少是大众熟知的连锁餐厅,像是大鸽饭、滋粥楼、点都德等。不过,有排名前列的餐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两天的客人并没感觉明显增长,尚不清楚这个榜单对后续客流的影响。

此外,记者体验发现,扫街榜的实用性还有待验证。例如,记者在不少平台经常使用的“附近的店”推荐功能。在扫街榜上,在白云区嘉禾望岗搜索附近5公里以内的烟火小店,显示为“暂无”,只能推荐12公里之外的一家餐厅。选择在番禺附近范围搜索扫街榜的“烟火小店”,可供选择的店面同样偏少,有些口碑不错的小店暂未纳入榜单。如果看全城榜单,实际上跟其他平台的公共榜单或热门推荐感觉差异性不大。

上线一天用户数超越点评

“高德扫街榜”这次可谓是来势汹汹。上线当天,高德就发布数据称,使用的用户就超过了4000万人。

企业供图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年8月,大众点评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为3260.57万。

这意味着一天之内,“高德扫街榜”在用户数上完成了对大众点评的超越,成为国内最大的美食榜。

虽然高德地图CEO郭宁表示高德扫街榜“永不商业化”,但业内人士透露,“高德扫街榜”是阿里巴巴集团的高优先级项目(S级项目),上一个类似级别的项目还是淘宝闪购。据虎嗅报道,扫街榜在5月底-6月初完成立项,由产品负责人李刚带队,从北京望京总部整体调往杭州西溪园区C4楼封闭办公,团队从二十余人快速扩编至百人左右,目标锚定“十一”流量峰值前上线。

市场人士认为,扫街榜的发布,意味着阿里正以高德为抓手,加码到店业务,试图打破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优势。

扫街榜是否能打破传统的榜单评价体系,搭建一套受认可的新玩法?

据统计,高德地图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目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这让高德将出行行为与店铺评价结合起来成为可能,从这个角度看,高德基于导航场景切入生活服务场景,属于顺势而为。

但扫街榜的产品逻辑和定位也受到一些人质疑。例如,其过度依赖导航行为数据,可能导致交通便利的“司机食堂”店铺受捧;另外,导航数据不全、交通不便的商家则难以受惠。比如本地的广式早茶店,很多都是老顾客,这些街坊熟悉路线并不会使用导航到店,类似这种在导航数据中稀缺的小店,将会成为“扫街榜”的一大盲点。

10万亿市场“狼烟四起”

外卖作为本地生活的“流量入口级业务”,已经成了阿里、美团、京东三方激战的核心战场。

事实上,在平台掀起的多轮补贴大战或电商战略布局中,中小商家一直是平台争夺的对象。这也使得“到店”业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除了阿里、美团和京东,字节跳动、拼多多、小红书、快手等也纷纷布局以争夺市场份额。

到店业务核心为线上团购、线下消费,这背后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35.3万亿元,其中到店业务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15%以上。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到店业务的线上化渗透率仍处于早期阶段。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本地生活综合服务行业全网渗透率仅38.4%,外卖服务渗透率15.6%。这意味着到店业务仍有超过60%市场待开发,诱人的市场空间使得几家头部互联网平台成为了本地生活赛道的主要玩家,竞争异常激烈。

市场人士指出,阿里、美团、字节跳动等平台看中的不仅仅是十万亿级市场,更是通过到店服务,将线下业务进行重新整合。随着几大互联网平台的战火从外卖蔓延到店业务,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业界指出,尽管“扫街榜”旨在解决传统榜单痛点,但阿里要在点评业务领域挑战美团也并非易事。美团经过多年发展,靠着“到家引流+到店盈利”的逻辑闭环,牢牢占据本地生活市场份额大头,其多年积累的UGC厚度、商家供给和团购核销闭环仍是高门槛。

不少网友表示,目前仍难以从高德和美团的两个榜单体系中获得明显的“差异化”感受,辨识度并不清晰。据了解,与可以靠补贴迅速见效的外卖市场不同,线下榜单需要用户身体力行地到店、体验、评价,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未来竞争的关键变量或将取决于谁能真正实现差异化布局,为用户和商家创造独特价值。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