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网友表示,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种新型“鬼秤”。某些平台在播放广告时,广告页面的倒计时与真实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致,广告的实际播放时间多于其标明的倒计时。
显示广告时长119秒
实际播放123秒
倒计时80秒
实际广告播出83秒
……
近日
有网友发现
某些长视频平台的广告
普遍存在“偷时间”现象
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记者实测
有网友表示,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种新型“鬼秤”。某些平台在播放广告时,广告页面的倒计时与真实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致,广告的实际播放时间多于其标明的倒计时。
记者对优酷视频、芒果TV和爱奇艺等长视频平台进行测试,发现:这些平台的广告实际播放时间均多于广告页面标明的时长。
例如,在优酷视频播放的一段标明119秒的广告,实际录屏显示时长为123秒。记者把上述广告录屏放入视频编辑器再次确认,广告时长确实为123秒。也就是说,在这一段广告中,优酷视频TV“偷”了用户4秒钟时间。
▲图源:红星资本局
按照同样的方法测试,芒果TV平台一段80秒的广告最终测试时长为83秒,爱奇艺120秒的广告最终测试时长为122—123秒。
针对此事,芒果TV回复称:“经核实,是因广告视频起播需要时间完成加载和缓冲,广告播放需要按顺序起播多个视频,累计多次起播耗时,从而导致广告完成播放所耗自然时长略大于标注时长。平台所计广告时长与广告素材时长对齐,时长严格透明。”
除了上述三大长视频平台外,记者还在调查中发现,还有部分互联网平台的广告也存在与标识时间不一致的情况,但这些广告“偷”的时间较短,只有1秒左右,常人难以分辨。
网友:原本不是我的错觉
在社交平台上
有不少网友表示
有相同的感受
声称许多平台
都存在广告倒计时虚标的现象
律师:或构成欺诈
对此,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焦圣成律师表示,虚标广告“倒计时”,导致消费者在观看广告时无法准确了解广告的真实时长,从而无法做出合理的消费决策,这明显构成了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
视频平台或广告主虚标广告“倒计时”,通过额外占用消费者的时间成本,破坏了公平交易的原则,因此也构成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害。
如果视频平台或广告主故意通过虚标倒计时来误导消费者,使其做出错误的消费决策,那么这种行为就涉嫌欺诈。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欺诈行为导致消费者受损的,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或退款。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