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浪浪山》的普通人该怎么跳出标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1 19:28 1

摘要:浪浪山的绝大多数妖怪们的最高理想就是进入大王洞,“进了大王洞就能高妖一等”的认知好像咒语一样刻进了他们的潜意识里。

1、是谁在制定评价标准?

浪浪山的绝大多数妖怪们的最高理想就是进入大王洞,“进了大王洞就能高妖一等”的认知好像咒语一样刻进了他们的潜意识里。

他们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进入大王洞这个目标而做功,尽量把自己打造成符合大王洞标准的样子等待考核。

今年考不进去,明年考,明年考不进去等后年考,假如一直考不进去,他们就觉得自己很失败是次品。

甚至偏激一点的都想回炉重造了。

洞里的小妖遇上洞外的妖也是优越感十足,总一副你什么身份和我讲话的样子。

洞外的妖也自觉配合洞里的妖低眉颔首,这是不会宣之于口的规则。

没办法,他们已经接受了这样的标准。

然而你以为拿个大王洞的编制就跳出这个规则了么?

对于已经有了编制的妖也有一套新的考核标准,刷锅干不干净,洗碗快不快,站岗放哨聪不聪明?制定这些标准给小妖一个努力的方向,让他们就朝着那样子发展自我。

搞卫生的一心想把锅刷的更干净,执勤放哨的专心把安全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浪浪山治理好,浪浪山最终受益人是谁?

是刷碗的?是站岗放哨的么?刷碗的妖的目标是未来把碗刷的更干净么?站岗的妖的目标是未来站更久的岗么?

好像都不是吧,答案是这些规则是谁定的,小妖受谁管理,谁就受益。

假如浪浪山老板的目标是浪浪山上市的话,站岗刷碗的只是路上的炮灰、燃料。

浪浪山老板只会讲什么共同价值观,都不需要给你画饼,因为饼自己就给自己画了。

但是刷碗的妖有没有思考一下,如果把时间拉长你的目标就是把碗刷好,刷更多的碗么?

有一个大厂实习生刚进入大厂入职培训的时候,他对HR提意见说:你们培训的手段对员工个人发展毫无意义,为什么不立足长远真正的去培养优秀人才呢?

HR用看傻叉的眼光看向这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深深的感觉自己真是看走了眼……

大多时候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是矛盾的,企业好了,你不一定好,你自己爽了,就该公司看你不爽了。

公司想要的是什么谁都知道,但是你想要的是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

小时候念书一定要按成绩排名,老师、家长苦口婆心地说教,只要成绩好就好,全部都围着成绩努力。

考完试把成绩从第一排到倒数第一,以此激励大家。

从小到大十几年,老师每天都在强化这一点,就不让孩子们有主见,有主见也得打下去,逼着你求老师,你习惯了求,就给你小红花。

久而久之,你的主见就彻底消失了。这些孩子长大后,老实听话,很适合生产线。

这很悲哀,但这就是命运的齿轮。

孩子们长大后走上社会遇到的是另一个家长、老师么?不,遇到的是资本。

一个面对资本没主见的孩子,他怎么谋生?谋生,主语是谁?是每个人自己。

但是很遗憾,我们的教育根本上来说就没有灌输这个意识。

从最基本的谁出钱谁拍板角度想想看,公立教育是社会掏大钱,那当然主要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社会需要一批人去打螺丝就办个打螺丝学校,需要一批人拧螺母就办个拧螺母学校,至于学生自己想怎么样,那不是公立教育最主要的关注点。

张三想成为一个啥样的人那应该张三付出代价找人找资源去练啊,张三凭什么指望别人砸资源培养自己呢。

社会要的是整体滚滚向前,它不在乎个体会怎样。他的规则就不是为个性化发展设计的。

刘慈欣写过一个段子,人类说,你怎么能忽视我呢?三体回答,我无视你。

就像人在砍木头的时候,随手就结束了一个千年的生命,乃至依附在树上的千年文明,人类难道有关注过树怎么想的?

尹烨对基因的复制也有类似的观点,延续复制,生存发展,满足自己的演化是基因的本能。

基因操控着那个生命体去复制他本身,它并不在乎这个生命体怎样,它只在乎让它存在下去,这个生命体对它而言不过是一个让它的基因传下去的载体而已。

小公司是这样,大到国家世界也同理。

小妖们走到小雷音寺评价标准又变成了会不会演戏,不需要考核,不要要走关系,就得到了大厂CEO的亲自邀请,轻轻松松就获得了加入更大的大厂的机会,所谓的标准不是瞬息万变?

他们本可以在很多领域里有自己独特的成功,但是很遗憾钻不出那个牛角尖。

很多时候别人甚至自己都是在不自知地打着为自己好的旗号给自己挖坑。

2、学习很重要,知道自己学什么更重要。少做无用功。

猪妖在明确进体制无望的时候,想到自己取经。

蛤蟆精走投无路被逼上梁山创业,于是跟着猪妖组了个草台班子。

他们转而跳出了一个别人定义的评价体系,开始了自我定义。

他们对成功的定义变成了:取真经成真佛。

所有的行动都换了一个铆定点,围绕着取经成佛展开。

这时候猪妖和蛤蟆精无惧浪浪山体系的追杀堵截了,因为他们已经不再以进浪浪山体制为目标,俗称没有求于你。

我无求于你,对你没有预期,见到浪浪山体制内的小妖还需要折腰事权贵么?

就像农田里种地的老农,遇见家产过亿的富豪,只要他没想着得到富豪的一个馒头那么就实现了绝对平等。

你再牛有什么用呢?我换个游戏标准,所谓牛的定义,不就改变了么。

当我不需要你的钱的时候,你还能基于实力的角度和我对话么?

你看,他不上他的当。

其实你把这个世界看穿了,你就会发现,没有所谓的标准。

学校里成绩单上的那个世界,只是班主任用自己的权力,构建的一个局部标准。

走出那个标准还有很多标准,我们绝大多数人百分之99.9都没有办法脱离任何标准。

但是你可以选择脱离别人的标准,转而自己制定标准。

体制化则是迫使人不得不按照既定的隐性规则运行,比如高杠杆买房后不得不连续工作,脱离体制化则是获得自由选择的权力。

浪浪山取经项目组的目标其实不比进入大王洞体制简单容易。

但是他们去做就是自我认知思考和觉醒的里程碑。

哥伦布身上最难得的是什么?是他不张嘴,这点特别难。这点就叫有主见,主见本身不在于对错,他往西也能发现新大陆,往东其实也可以。

主见最难的地方恰恰在于主见本身,大多数人在经历过多年普鲁士教育的打压之后,都是极度自卑的,他们一定要张嘴问一句,我这么做对不对,我那么干对不对,当他们问出来的时候,命运就启动了,他们就注定变成别人的工具人了。

3、自律到底是什么?

黄鼠狼一个话痨,因为话太多把女朋友都烦走了。

猪妖忽悠他取经能成佛,他一听二话不说就跟着走,跟着张罗起来。

真诚热烈,一腔热血。有种乐观向上的激情和少年心气。

取经路上他为了cos沙僧,只能说两句话,项目组长不让他说话。

为了训练闭嘴的本事一说话就在磨刀石上磨铲子,石头都磨坏了好几块。

后来他真的不说话了,不是克制自己不说话,而是战胜了本能,变成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同时他的外表都变得呆滞麻木。

猪妖刚开始锻炼大猩猩的时候,大猩猩结结巴巴胆小腼腆,随时大小哭,我是齐天大圣六个字只能说成“生鸡蛋”

但是经过反复训练,“我是齐天大圣”的理念想楔子一样最终钉到了大猩猩的脑袋里面。

后来在实战中,他开始拥有了齐天大圣的勇气、正义、是非善恶的观念,并且坚定地维护了属于“齐天大圣的特质”

那一刻他真的变成了齐天大圣,而不是在cos齐天大圣。

《思考快与慢》中讲人是有两套系统的,一套系统是NPC是基因、本能,一套系统是PC是自我个人。

每个人的一切行为其实都在被自己的本能所控制,都是为了繁衍而存在,想吃垃圾食品,想偷懒赖床,想无止境地刷视频打游戏,究竟是你自己想还是本能想?

那自己又还是不是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当本能无法起作用时,就是意义体现价值的时候。

当你自己被意义开始操控的时候,也就是真正的你夺回了主动权,挣脱了基因的控制。

为什么一定要扭曲自己的意志,和本能较劲跑步运动、学习英语、早睡早起?

自律的反义词是他律,他律的人运动是为了保持健康,学习英语是为了提高成绩。

而真正自律的人不是,自律的人跑步运动,学习英语,打游戏、吃垃圾食品等所有行为仅仅是因为他想要那么做,而不是基因想要那么做。

他获得了完全的个人主导权,不需要使劲克制自己,或激励自己。

他是一个5点钟跑步的人,周一必须吃KFC的人,做这一切的目的就是成为一个会这样做的人。

健康的身体、丰盈的头脑这一切都是附加品,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

黄鼠狼到最后真的变成了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大猩猩变成了勇敢的齐天大圣。

他们个人打败了本能,从而塑造了他们的三观。

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最终指向了呈现在别人眼前的自己。

他开始知道自己要什么,像一个活在丛林里的野生动物,非常明确。

来源:佳佳侃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