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工地饭盒响:民工敲出个旋律,许镜清听了直拍大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2 22:48 1

摘要:1983年北京的秋老虎闷得慌。西直门外工地上,钢筋水泥堆得比人高,搅拌机"嗡嗡"转,汗珠子砸在砖头上"滋啦"响。41岁的许镜清蹲在脚手架阴影里,笔记本摊在膝盖上——他是央视电视剧中心的音乐编辑,正为《西游记》找配乐灵感。

1983年北京的秋老虎闷得慌。西直门外工地上,钢筋水泥堆得比人高,搅拌机"嗡嗡"转,汗珠子砸在砖头上"滋啦"响。41岁的许镜清蹲在脚手架阴影里,笔记本摊在膝盖上——他是央视电视剧中心的音乐编辑,正为《西游记》找配乐灵感。

"叮——当——啷"。

突兀的响动钻进耳朵。许镜清抬头,看见二十米外的临时食堂门口,俩民工端着铝饭盒撞了一下。"哎老张头,你盒里啥玩意儿?"穿蓝工装的瘦高个儿敲了敲自己饭盒,"我这铝盆儿,敲着脆生!"

瘦高个儿叫王大强,河北来的钢筋工。他把饭盒往水泥台上一磕,"当"的一声;又用勺子敲盒边,"叮叮";最后把饭盒扣在水泥地上,"咚——"。"得嘞!"他咧嘴笑,"我媳妇说这调儿像咱村打夯的,可我觉着比那好听!"

许镜清的手指在笔记本上无意识画着线。他想起三岁那年,在山东龙口的海边,蹲在礁石缝边听潮水:"哗——哗——";想起七岁蹲在灶房,看娘用铁勺敲锅沿:"铛铛铛";想起十五岁在打谷场,帮社员敲打麦囤:"嘭嘭嘭"——原来所有声音,都是大地在唱歌。

"小王,再敲两下!"许镜清蹭地站起来,裤腿沾着水泥点。王大强愣了,举着饭盒站直:"咋?您老爱听?"他试着变着节奏敲:快两下,慢三下,"叮当啷叮当啷"。

许镜清的太阳穴突突跳。这节奏像根线,"唰"地串起他脑子里的旋律——童年在海边捡的贝壳,母亲纳鞋底时哼的小调,还有去年在云南采风,少数民族打铜鼓的动静。"停!"他冲过去抢过饭盒,"就这调儿,再敲一遍!"

王大强被逗乐了:"您老跟饭盒较上劲了?"可他还是认真敲起来。许镜清掏出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谱,铅笔尖戳破了两张纸。"对!就是这儿!"他拍大腿,"刚才那下'咚',要沉得像敲在老榆木上!"

工地上的午休哨响了。民工们扛着铁锹往回走,王大强把饭盒往裤腰上一挂:"得,今儿也算给剧作家贡献了点动静。"许镜清抱着笔记本追上去:"兄弟,明儿我请你喝二锅头!这调儿要是用在《西游记》里,你算半个作者!"

那天晚上,许镜清在办公室熬到十一点。他把饭盒敲的节奏拆了又拼,加了点琵琶的轮指,又添了串笛子的颤音。窗外的月光爬上写字楼的玻璃,他突然停住手——这旋律不正是《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该有的调儿吗?

"叮当啷叮当啷",他在钢琴上弹出来,又哼着跑调的旋律转圈。老伴儿端着热粥推门进来:"又犯什么魔怔?"许镜清抓着她胳膊晃:"找到了!就这调儿!孙悟空翻筋斗云,就该这么带劲!"

后来《西游记》播出,这段旋律跟着"俺老孙来也"火遍大江南北。王大强在工地上听广播,捂着嘴乐:"合着我敲饭盒那两下,成全国人民都听的调儿了?"许镜清给他寄了盒磁带,附信写着:"兄弟,你这饭盒敲的,是咱中国人的精气神儿。"

如今许镜清退休了,总爱翻出那本旧笔记本。纸页发黄,铅笔印子淡了,可"叮当啷"的节奏还清晰得很。他常跟孙子说:"你看,声音哪有什么高低贵贱?民工敲饭盒是响,钢琴弹出来也是响——只要打动人,都是好音乐。"

来源:与历史人物相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