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0日至11日,来自全国13个省份22个地市及基层统战部门、省级社院、统战智库机构的代表齐聚 “塞上明珠”——陕西榆林,参加由团结报社、中共榆林市委统战部联合主办的统一战线助力高质量发展榆林行培训活动。
9月10日至11日,来自全国13个省份22个地市及基层统战部门、省级社院、统战智库机构的代表齐聚 “塞上明珠”——陕西榆林,参加由团结报社、中共榆林市委统战部联合主办的统一战线助力高质量发展榆林行培训活动。
主题分享环节,六位代表围绕“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探索与创新”主题,分别分享了各地在开展网络统战、基层统战、专项民主监督、统战宣传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心得体会。
以下为发言摘编:
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统战部:
画好网络“同心圆” 激发统战“创新力”
中共福建省漳州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二级巡视员 王金狮
一、突出“统”,健全网络统战机制
坚持党对网络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夯实网络统战工作根基。一是加强网络统战协同机制。建立市委常委会议定期研究机制,将网络统战工作纳入市委年度工作要点,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二是加强网络人士组织建设。组建漳州市新联会网络人士分会和漳州自媒体联盟等组织,加强与网络代表人士的交流了解。三是加强网络人士思想引领。开展“凝聚新时代·筑梦新时代”主题教育,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突出“联”,拓宽网络统战渠道
通过纵横联动抓队伍,多维发力织密统战宣传网。一是打造一个核心。突出新媒体主阵地建设,投入人力物力精心打造“同心漳州”公众号、视频号,并连续两年开展提质行动。二是开展“两线作战”。一方面实现市直系统单位微信公众号全覆盖,形成上下贯通的统战宣传格局;另一方面深化与外部媒体合作,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境外华文媒体”的立体传播矩阵。三是建强三支队伍。打造新媒体负责人、党外网络评论员、网络宣传志愿者等3支网络人士骨干队伍,积极当好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捍卫者、供给者。
三、突出“新”,打造网络统战品牌
坚持从“新”出发,挖掘统战工作网络潜能。一是搭建新平台。依托“同心漳州”及漳州市知联会等线上平台,打造“同心云课堂”,有力引导广大统战成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履职本领。二是打造新亮点。开设“芗江”“同心海外”等栏目,宣传涉侨法律、政策,推介中华文化、福建文化,讲好两岸融合发展的故事。三是塑造新品牌。开展“中国侨乡·漳州采风行”活动,讲好漳州侨故事,传播范围覆盖30多个重点国家和地区。
四、突出“聚”,彰显网络统战效能
扩大网络统战工作面,做大网络“朋友圈”,绘好网上“同心圆”。一是聚能引导正向网络舆论,将多名网络大V纳入属地网评员队伍,积极传播正能量。二是聚智发挥建言资政作用。组织多场“漳州网络名人共话网络文明”座谈会,为助力漳州发展献计献策。三是聚力服务文化民生事业。组织属地网络大V、自媒体代表参与大美漳州系列采风行及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成立5个服务团队,彰显漳州网络人士弘扬志愿精神、践行社会责任的担当。
中共湖北省襄阳市委统战部:
做强基层“聚”合力 壮大发展“统”动能
中共湖北省襄阳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童光源
一、力量向基层聚焦,确保有人来干事
一是壮大基层统战队伍。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拓宽党外干部成长空间,先后提拔重用县处级党外干部39人。
二是建强基层统战社团。按照“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原则,实现全市县级知联会、新联会和乡镇商会实现全覆盖,全市打造规范化基层统战组织185个。
三是强化基层统战机制。健全议事协调机制,发挥市县两级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统领作用,形成“1+N”双层架构。优化工作运行机制实行清单管理,项目化推进重点工作。落实督促检查机制,将落实党的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情况纳入政治巡察和督查工作计划,推动统战工作责任制落实落地。
二、资源向基层聚集,强化保障好办事
一是压实责任强力保障。将基层统战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考核、纳入乡镇(街道)履责事项清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带头参加统战领域重大活动,带头深入一线调查研究。
二是建好阵地搭建平台。坚持共建、共享、共用的原则,加强基层统战阵地建设,全市建成20个民主党派之家、50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阵地、29个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室、27个“侨胞之家”。
三是创新载体优化服务。把“大统战”落实到“小网格”。联合六个群团工作部门,开展“统战群团进驿站 服务群众在一线”活动,集成统战群团系统资源力量,形成基层统战工作大家一起来做的好局面。
三、工作向基层聚力,务实高效干成事
一是在服务经济发展上主动作为。把商会建设与服务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商会和民营企业作用,实施“楚商回乡”工程,大力开展乡情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把促进“两个健康”与服务民营企业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我为民企跑贷款、跑订单、解难题“两跑一解”活动,有效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与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起来,建立企业“点单”、统战部门“派单”、党外知识分子“接单”的供需对接机制,促成131名党外专家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二是在助力乡村振兴上担当作为。引导民营企业、统战社团和统战成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和光彩事业行动,537家民营企业和商会结对帮扶515个村,实施兴村项目772个。
三是在融入基层治理上善作善为。把民族宗教事务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探索“网格化+数字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新路径,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好作品、好故事、好骨干、好典型、好阵地,具象化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创新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讲“村村走、处处到”行动,有效提升基层干部识别处置非法宗教活动能力。
中共浙江省台州市委统战部:创新开展过程性专项民主监督 助力中心工作落地见效
中共浙江省台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於海雅
一、坚持围绕中心,明确监督任务
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民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围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安全生产、数字经济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将监督重点对准国之大者、省市大事在地方的落地见效。2025年,台州市委将“产业平台提能升级、城市建设提质焕新、综合交通提级扩容”作为奋力谱写中国现代化台州篇章的“三大牵引性抓手”,出台了《台州市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年活动方案》。根据方案中明确的15项行动,每个民主党派市委会认领监督2项行动,对口联系1-2个县(市、区),对接2-3家市级单位,实现任务、地域、责任“三捆绑”。
二、注重高效协同,统筹各方力量
民主监督不是“独角戏”,更不能仅仅依靠民主党派内部的个别骨干成员参与,而是要形成“多方大合唱”的工作格局。一是组建专项民主监督团,近5年共组织500人次参与民主监督。二是建立专项民主监督智库。出台《各民主党派市委会议政智库工作制度》,邀请市外、省外知名专家学者等作为智库成员,总计达150人。三是建立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立市县统战部门联络员队伍、市县两级业务主管部门和被监督单位联络员队伍两支联络队伍,分别负责各民主党派监督团赴县(市、区)开展监督的整体协调、后勤保障以及信息材料提供和工作对接工作。
三、创新监督方式,精准解决问题
在监督的过程中注重创新,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整改”的闭环机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市委始终把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纳入年度政党协商计划。市委统战部牵头制定专项民主监督实施方案,明确监督方向、组织形式、实施步骤、部门配合职责等。各民主党派市委会主委亲自挂帅,组建监督团、制定子方案,形成“市委统一领导、统战牵头协调、党派主动作为、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体系。二是创新多种形式。坚持联合监督与独立监督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座谈与个别访谈相结合,推动监督效率提升。建立主委牵头集中调研机制。按照“党派轮流牵头、主委集体参加、一地集中一次”的原则,各党派市委会由主委带队,组织全体监督团成员,集中到县(市、区)、相关部门开展调研。三是形成闭环机制。建立分层次多渠道问题反馈平台,5年来共形成深度调研报告40篇,在市委书记主持的政党协商会上予以反馈。会上提出的建议,由市委督查室发函督办。深层次问题通过“直通车”形式及时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近5年共报送30篇次,全部获得批示。
通过过程性专项民主监督,在服务中心大局上见实效、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有收效、在强化党派建设上提质效、在凝聚社会共识上有成效,不仅推动了一批重点工作落地、一批民生问题解决,更提升了民主党派履职能力、扩大了统一战线影响力,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台州实践贡献统战智慧和力量。
中共陕西省榆林市委统战部:以高质量宣传带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共陕西省榆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台办主任 任妮
榆林市委统战部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契机,聚焦打赢“八场硬仗”、办好“20件大事”,以高质量宣传带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市统战宣传实现“五增一提”,即用稿数量增、稿件质量增、合作媒体增、自身宣传增、写稿人员增和宣教双誉提。
一、创新思维建矩阵,增强大统战大宣传思想引领力
“借船出海”育平台。借助陕西日报和榆林传媒中心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平台资源,构建起“报、网、端、微、视”五位一体宣传矩阵。推出12期榆林统战专题,刊发夯实党委主体责任文章10篇,发布“聚焦市两会·统战好声音”17期,深耕原创发布短视频120余条,阅读量超80万人次,实现宏大叙事“精准滴灌”。
“借智创新”推亮点。依托专家智库精心编纂《榆林市统战资源研究》《榆林宗教志》《榆林对台工作图说》等系列专著,打造厚重宣传载体。“微芒炬阳”统战理论送课下基层活动邀请团结报、浙江社会主义学院等专家来榆传经送宝。
“借风扬帆”造声势。举办统一战线喜迎党的二十大暨统战政策提出百年巡展,坚定同心向党信念;组织统战实践创新案例路演,亮出“榆林方案”;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拓展对外传播新维度。
二、紧扣中心发好声,汇聚大统战大宣传赋能向心力
聚焦“国之大者”精准选题。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新时代统战重要思想融合宣贯。推出“万企兴万村 同心促振兴”案例选编12期、推出第四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建设者风采展40期,成功引领1100家民企投身乡村振兴,累计注入资金27.6亿元。
聚焦“榆之要者”乘势而为。协办民革中央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承办陕渝台企对接会、侨界代表榆林行、榆商恳谈会等,为招大引强蓄势造势。
聚焦“统之重者”凝心聚力。打造“榆台两岸情”云诗会,以诗词为桥,弘扬抗战精神,促进两岸心灵契合,厚植家国情怀。“榆”连四海系列实景课堂跨越30国、20000个屏幕,让海外师生“云端”触摸中华文脉。
三、创优环境强保障,激发大统战大宣传内在驱动力
立制度。出台办法,市县两级设立宣传专岗,目标量化。部分县区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工作跃升“中心舞台”。
建队伍。精选“提笔能写、开口能讲”的精兵强将,着力锻造一支“懂统战、精宣传、善融媒”的过硬队伍,形成人人皆是宣传员的生动局面。
保质效。在央媒持续发声的同时,着力提升自有平台影响力。创办《榆林统战》等刊物,微信公众号实现县市区全覆盖。“书香民进”“智慧农工”数字化平台建设卓有成效。
中共四川省宜宾市委统战部:奋力书写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新答卷
中共四川省宜宾市委统战部三级调研员 何才华
长期以来,宜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建设“全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发展定位,全力支持民主党派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合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一、坚持“三个健全”,推动民主监督有序开展。
一是健全政策制度。出台实施方案明确6个民主党派分别对口监督6个县(区),确保长江(宜宾段)民主监督全域覆盖。出台通知明确调研摸底、监督事项、日常监督、总结成效等民主监督工作流程,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规范有序。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动通报、民主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等常态化沟通联系、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跟踪问效、意见建议办理结果“回头看”等工作机制。三是健全服务保障。做到“四个纳入”,将民主监督工作纳入中共宜宾市委与市级各民主党派政党协商计划,纳入全市统一战线重点工作,纳入市直部门、各民主党派市委会机关和各县(区)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内容,纳入市财政予以保障,每年划拨专项工作经费。
二、坚持“三个聚焦”,推动民主监督务实见效。
一是聚焦关键问题。引导各民主党派把力量和资源集中到最关键、最突出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紧紧围绕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开展民主监督,确保督察问题整改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按时保质完成。二是聚焦重点任务。支持各民主党派发挥特色优势,围绕长江十年禁渔、长江岸线保护和修复、工业污染防治等重点任务开展集中调研并选定主要监督方向。三是聚焦工作实效。高标准、高效率办理各民主党派反馈意见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县(区)逐条逐项认真研究吸收,吸纳率达90%以上。支持民主党派充分发挥“直通车”优势,鼓励大胆提建议、讲对策,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29篇。
三、坚持“三个并重”,推动民主监督形成合力。
一是坚持“内通”与“外联”并重。 引导民主党派建立“领导小组+工作方案+专家团队+监督小组”的“1+1+1+N”工作架构,畅通内部工作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形成民主党派自上而下的大监督格局。鼓励市内民主党派与其他省市民主党派交流互动,携手共抓长江大保护。二是坚持“调度”与“落实”并重。每季度召开交账会、每半年召开联席会、每年召开总结会,常态化调度民主监督工作情况,梳理相关问题短板,推动48个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落实到位。三是坚持“力度”与“温度”并重。引导民主党派选定成员组成“专家服务团”,全面参与考察调研和成果论证,定期开展明察暗访、抽查调查,确保监督有力度、调研有准度、对策有精度。
中共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委统战部:让基层统战工作更有温度接地气富成效
中共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张传山
近年来,开封市鼓楼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让统战法宝在基层治理中焕发光芒,让基层群众有真切感受、实在收获。
一、强机制,构建统一战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强化联动机制。中共鼓楼区委着力打通统一战线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探索建立了中共鼓楼区委牵头、统战团体和各界代表人士参与、相关职能部门领办的“同心e站”协商工作机制,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形成“时间银行”“圆梦微心愿”“楼宇统战”等知名品牌。二是拓展服务渠道。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赋能“同心e站”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依托“困难建议直通车”网络平台,定期收集梳理网络社情民意以及统战人士意见建议,形成信息收集、问题分析、转交办理、结果反馈的工作闭环。三是建强人才队伍。以开展“群众微心愿 我们来实现”活动为突破口,建立常态化联系群众机制,通过“微心愿”征集箱、走访调研、座谈协商等形式,增强统战人士队伍凝聚力。
二、夯基础,拓展统一战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渠道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书画笔会、企语沙龙等各类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学习思考能力、建言献策能力、服务大局能力。注重发掘一批群众基础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代表人士,抓住关键少数,形成“一根头发带动一把头发”的示范效应。始终坚持“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统战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把统战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和网格建设。
三、强引领,增强统一战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成效
助力社区和谐。坚持“组织起来—参与进来—双向服务”的工作思路,将基层统战工作有机融入社区治理。建立常态化联系群众机制,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助力团结进步。开展“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饺子宴、“端午粽飘香、社区情更浓”等活动,定期组织文艺汇演、社区文化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助力经济发展。在“同心e站·楼宇统战工作示范站”万宝行宫商厦设立“统战之家”,作为展示统战工作的重要窗口和宣传阵地。推动打造电子商务创业基地,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开展特色活动,切实把统战“助推力”转化为服务鼓楼发展“贡献力”。
作者 _ 团结君
审核 _ 王恺强
监制 _ 周福志
本期编辑 _ 王佳雯 李艳鹤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
·
·
来源:团结报党派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