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任何人都不要说太多话,说得越多,越容易惹祸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3 00:19 1

摘要: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是:跟任何人都不要说太多话,说得越多,越容易惹祸,读书369,8分钟

读书369

2025年09月13日 00:00陕西

将在09月14日 07:10 直播

预约

城府深的人往往不露锋芒,别得罪

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是:跟任何人都不要说太多话,说得越多,越容易惹祸,读书369,8分钟

♬点击上方可收听主播朗读音频

《诚斋诗话》中讲:“饱知世事慵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

人生海海,总会与形形色色的人相交。

很多时候,相处不好不是因为说得太少,恰恰因为说得太多。

多少关系,毁于交浅言深;多少情谊,断于口无遮拦。

真正的处世智慧,不是能说会道,而是懂得何时开口。

《菜根谭》中写道:“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

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败事。

与人交往,说得越多,暴露的弱点就越多;聊得越深,埋下的隐患就越深。

言语一旦出口,便覆水难收。

有时候,说者或许无意,听者却有心。

话到嘴边留三分,既是保护自己,亦是尊重他人。

唐代曾有一位官员,生性喜好言谈,常于宴会交游间议论他人。

某次赴宴之时,他随口感叹了几句措辞严厉的批评,又谈及某位同僚处事过于严苛,不近人情

他自认只是席间私语,并无忌讳,却未留意座中有人默记其言。

不久之后,他的议论被人添枝加叶,曲折传到了那位同僚的耳中。

对方深感羞辱,二人由此结怨。

有一次,他的一些言论被政敌得知,那位同僚添油加醋后借机参劾。

最终,该官员被贬到偏远地区,仕途再无起色。

从此他再不敢妄议是非,可错失的机遇再也回不来了

《朱子家训》有载:“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并非所有真相都需要戳穿,也不是所有想法都需要表达。

适当的沉默,是一种教养,更是一种智慧。

少说一句话可能就少一分风险,多一分谨慎便多了一分安宁。

学会闭嘴,往往比学会说话更重要。

这不仅是处世之道,更是修心之本。

《格言联璧》有云:“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一个人的言语中,藏着自身的修养和格局。

人前守住嘴,是给别人留情面;人后守住心,是给自己积福德。

与人相处,贵在知止懂退。

看破不说破,是对他人最大的善意,也是为自己留有余地。

民国时期,作家沈从文在高校任教时,便以“守嘴” 闻名。

当时校园里派系林立,常有师生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甚至因观点不同争执不休。

有人多次故意在沈从文面前提及其他教授的隐私或争议,想引他评价几句。

他都只是笑着摆手:“各人有各人的难处,少说两句,日子都好过。”

一次,有学生愤愤不平地说某教授讲课“枯燥无味”。

沈从文轻声劝他,每人都有难以言说的苦楚,不必在背后说些令人伤心的话。

即便在特殊年代,有人逼他评价昔日友人,他也始终坚守本心,不拉不踩。

正是这份“人前守嘴不刻薄,人后守心不妄议” 的自律,让沈从文赢得了众人的尊重。

后来很多人回忆起他,都说“和沈先生相处,永远觉得舒服,因为他从不说伤人的话”。

曾国藩曾言:“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人群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力量。

说得太多,往往凸显出浅薄;懂得守口,才是真正成熟的开始。

成年人最高级的自律,莫过于人前守嘴,人后守心。

不轻易评价,不随意倾诉,给自己留余地,给别人留空间。

能克制倾诉欲,便远离诸多烦恼;能守住心中尺,便不陷恩怨纠缠。

心中有度,口中有分寸,关系才能行稳致远。

再好的关系,也经不起语言的过度消费。

话说得太尽便让人难堪,一味坦诚反而让关系变得脆弱。

真正成熟的人,都明白:

恰到好处的沉默,远胜过不合时宜的喧哗。

钱钟书一家曾与一对年轻夫妻为邻。

这对夫妻都是钱先生的忠实读者,十分敬重他,但平时从不轻易打扰。

两家做了十几年邻居,始终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关系。

年轻夫妻偶尔会在楼道遇见钱先生,只是礼貌地问好,从不会拉着他说长道短,更不会贸然上门拜访。

而钱先生有时看到他们搬重物,也会主动搭把手,但依旧话不多。

后来钱先生搬家时,这对夫妻前来帮忙,钱先生破例与他们多聊了几句,并赠送了一套亲笔签名的《围城》。

这份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让普通的邻里关系升华为一段文坛佳话。

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不是亲密无间,而是亲密有间。

再好的朋友,也要留一份尊重;再亲的关系,也要存三分距离。

毕竟,最好的关系不是无话不说,而是知而不言、言而有度。

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对关系最好的滋养。

《古今贤文》有云:

“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休管,无事早归。”

说话是本能,会说话才是智慧。

真正通透的人,懂得话到嘴边留半句,事到临头让一步。

守得住三分距离,才能留出七分余地。

话少一点,心诚一点,关系才能在岁月里,历久弥新。

认同的,点亮“爱心”,愿你我都能习得守口如心的智慧,在喧嚣的世界里活出属于自己的从容自在,友谊长青,可以转发分享!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