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干迟子建这篇散文,她的写作方法够吃一辈子,提升文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2 20:09 2

摘要:前段时间,我集中拆解了丁立梅老师的文章,并做成了合集。如有需要,请私信我。今天开始,我会集中拆解初高中阅读理解题目的另一位常客--迟子建老师。

前段时间,我集中拆解了丁立梅老师的文章,并做成了合集。如有需要,请私信我。今天开始,我会集中拆解初高中阅读理解题目的另一位常客--迟子建老师。

我非常喜欢迟子建老师,读过她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以及她的散文集。文笔美,富有哲思,结构严丝合缝是迟子建老师的特色。

昨天我就拆解了她的文章《炒米胡同里看夕阳》。拆解的细节都在图片上啦。

今天我们来说说,拿到一篇文章后,我们如何理解文章?

我有一个小方法,就是想象自己就是作者。接下来我用地点线索和感情线索来简单梳理一下文章。下面的“我”可以理解成迟子建。

1,我在书桌前(地点1)写文章。终于写完了,不经意间,突然发现了乌发间的一根白发。我顿感伤心不已。(感情线2:伤心,哀叹)

2,想起14岁时,头上的第一根白发,我根本不在意,随手像扔冰棍纸一样扔掉了。(感情线1:对白发毫不在乎。)

3,我挺郁闷的,接着就走出房间(地点线2),来到了炒米胡同。(地点线3),手里还捏着那根白发。

4,我在炒米胡同,恰好是黄昏时刻。夕阳把炒米胡同照得辉煌。我低头看手上那根白发,此刻也被浸染地光华灿烂。(感情线3:开始觉得白发也可以如此光辉灿烂。)

5,我继续往炒米胡同深处走去,看到了坐在墙角看夕阳的老人。他们如此平和,如此安详。我手里的白发也不知不觉间飞走了。(感情线4: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白发)

6,看着这些老人,原来历经沧桑后的年老时刻也是如此的美妙。和他们相比,我的人生还有很长。由此,我也达成了与岁月的和解。

这是我的一个小方法。有时感觉理解不透的时候,就想象自己就是作者,这样理解起来就会更加深刻一些。

来源:一粒小麦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