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 830 块吃了顿全是预制菜的饭,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 罗永浩这条微博一炸锅,整个餐饮圈都坐不住了。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直接甩出三个 “一定”:“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 好家伙,这俩人算是把预制菜的 “锅” 彻底掀翻了。
“花 830 块吃了顿全是预制菜的饭,还那么贵,实在太恶心了!” 罗永浩这条微博一炸锅,整个餐饮圈都坐不住了。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直接甩出三个 “一定”:“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 好家伙,这俩人算是把预制菜的 “锅” 彻底掀翻了。
但吃瓜群众看得一头雾水:到底啥是预制菜?西贝说的 “中央厨房预加工” 和罗永浩喷的 “加热即食”,难道不是一回事?更扎心的是,咱们平时下馆子,到底吃进去多少 “科技与狠活”?
神仙打架现场:一个悬赏叫板,一个硬核开撕
这场骂战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9 月 10 日罗永浩带着同事去西贝搓了一顿,五个人点了 15 道菜花了 830 元。当场服务员问 “吃得咋样”,老罗还客套了句 “挺好”,结果转头就发微博开骂。
他的核心吐槽就两点:一是菜全是温的,“没有一道是滚烫的”,空餐厅里这温度太不正常;二是味道不对劲,羊排有 “隔夜重烤的恶心味道”,莜面汤更是 “百分之百隔夜味”。最狠的是他直接悬赏 10 万征集证据,没多久就有网友甩出西贝中央厨房的 “小牛焖饭牛肉包” 照片,这预制菜实锤来得也太快了。
西贝这边反应更激烈。贾国龙不光带媒体参观后厨自证清白,宣布全国 370 家门店开放后厨参观,还搞出个 “罗永浩菜单”,号称 “不好吃不要钱”。但网友不买账:“开放后厨就能证明不是预制菜?中央厨房到门店这步咋不直播?”
最戏剧的是双方对 “预制菜” 的定义 Battle。西贝说国家六部门规定了,中央厨房切配的肉丝不算预制菜,门店炒一下就是现做。罗永浩直接回怼:“合着超市买的速冻饺子自己煮一下,也能叫现包饺子?”
网友集体破防:我们吃的是菜还是 “薛定谔的预制菜”?
评论区早就炸开了锅,网友们的吐槽精准又扎心。有人说:“现在商场餐厅的电磁炉就是个加热工具,厨师更像微波炉操作员”;还有人灵魂拷问:“预制菜不可怕,可怕的是花现做的钱吃预制的菜,这不是诈骗吗?”
大家为啥一边倒地挺罗永浩?看看他过往战绩就懂了 —— 当年怒砸西门子冰箱维权,欠债 4 亿还完圈粉无数,这 “较真人设” 早就立住了。这次他连更 26 条微博怼西贝,又是找食品专家问检测设备,又是悬赏征集证据,活脱脱把维权做成了连续剧。
反观西贝的回应,总有点 “用力过猛” 的尴尬。贾国龙之前明明说过 “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现在却咬死 “100% 不是预制菜”;开放后厨听起来诚意满满,但有网友扒出:“他们连馒头都是中央工厂配送的,这算啥现做?”
其实大家愤怒的根本不是预制菜本身。就像有网友说的:“我网购预制菜回家加热没人骂,但花高价在餐厅吃,还被蒙在鼓里,这就过分了”。毕竟谁也不想当冤大头 —— 花 80 块吃份 “现做” 鱼香肉丝,结果发现肉丝是中央厨房切好的,调料是预制包调好的,厨师只负责倒进锅里扒拉两下。
较真的意义:骂战背后,我们终于快有知情权了
这场骂战吵到现在,其实早超出了两个人的恩怨。最新消息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去年就明确要求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必须明示,《预制菜术语与分类》国标也在制定中。也就是说,不管西贝和罗永浩谁赢官司,咱们消费者的知情权先赢了一步。
罗永浩说得没错:“就算他们靠文字游戏打赢官司,过程中也会暴露真相”。现在西贝客单价从 120 元降到 80 元,开放后厨接受监督;其他餐饮品牌也开始悄悄标注预制菜品,这些改变不都是吵出来的进步吗?
真正值得思考的是:预制菜本身不是洪水猛兽。工业化生产能降低成本,让更多人吃得起平价菜。但餐厅不能又想赚 “现做” 的溢价,又想省 “预制” 的成本。就像咱们去奶茶店会问 “是不是植脂末”,去饭馆当然有权知道 “是不是预制菜”。
这场 “舌尖上的战争” 还没结束,但已经让越来越多餐饮品牌明白:消费者不怕预制菜,怕的是被糊弄。下次你下馆子要是看到菜单上标着 “本菜品含预制成分”,别忘了,这背后可能就有罗永浩和西贝这场骂战的功劳。毕竟吃饭吃得明白,比啥都重要,你说对吧?
来源:桢芯AI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