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露秋分时节的天气就像“拉锯战”,白天还热,晚上却凉下来,早播晚播都容易出问题,今天就跟大家聊聊5种常见菜的“黄金播种期”,都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实在经验。
每年到9月中下旬,总有人跟我吐槽:“农哥,我种的菠菜发苦没法吃,小白菜长得要死不活,这到底咋回事?”
其实不是菜难种,而是没踩准“播种时间”。
白露秋分时节的天气就像“拉锯战”,白天还热,晚上却凉下来,早播晚播都容易出问题,今天就跟大家聊聊5种常见菜的“黄金播种期”,都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实在经验。
为啥9月种菜“差一天都不行”?主要是这时候温度变化太关键了。
像咱们种的叶菜,大多喜欢15-20℃的凉爽环境,温度高了容易“窜薹”——就是光长茎不长叶,口感发苦;温度低了又会“僵苗”,小苗趴在土里不长,最后要么冻死,要么长不动。
所以种之前先搞懂“菜的脾气”,再结合天气选时间,才能少走弯路。
先说说菠菜,这菜看着耐冻,其实播种时间特别讲究。
前两年有个邻居,9月初就着急种了,结果那几天白天温度还在 30℃以上,菠菜长到10厘米就开始抽薹,叶子又老又苦,最后全拔了。
我自己种菠菜,从来都是等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0度以下才下种,怎么判断呢?很简单,看当地天气预报,连续5天的日平均温都在这个区间,就可以播了。要是早播,不仅容易抽薹,还招虫;晚了更不行,等小苗刚冒头,遇上低温就会停长,冬天根本长不大。
再说说小白菜,很多人觉得它好种,啥时候种都行,其实不然。
我试过白露前种,那时候晚上温度还没降下来,菜苗特别招菜青虫,喷药都赶不上,而且长出来的小白菜纤维粗,嚼着塞牙;也试过白露后半个月种,温度太低,小苗长得比蜗牛还慢,一个月才长5厘米,根本不够吃。
后来总结出经验,白露后1-2周左右播种最稳妥,这时候晚上凉、白天暖,既少虫害,小白菜又长得快,20多天就能采收,叶子也嫩。
茼蒿也是9月常种的菜,但它对温度更“挑剔”——高于25℃发芽率连50%都不到,低于10℃就彻底不长。
我每年种茼蒿,都卡在9月20日前后,为啥是这个时间?因为很多地方大多10月底会下第一次轻霜,茼蒿从播种到采收要一个多月,9月20日种,刚好能在霜冻前收完;要是早种,比如9月初,温度高,种子撒下去10天还不出苗,就算出苗了也长得细弱;晚种到10月,刚长几片叶就遇霜冻,一冻就蔫,根本没法吃。种茼蒿还有个小细节,播前最好把种子搓开,因为它的种子是抱团的,搓开后撒种更均匀,出苗也整齐。
油麦菜很多人爱种来涮火锅,但播早播晚口感差太多。
我之前9月10号就种过,那时候温度还偏高,油麦菜长得特别快,不到20天就长到20厘米,看着喜人,其实叶子已经老了,嚼着有筋;也试过秋分后种,刚长到15厘米就遇上降温,叶子边缘全冻伤,发黑发蔫,只能扔。
后来发现,秋分前5天左右下种最合适,这时候温度不高不低,油麦菜长得均匀,叶子脆嫩,没有筋,采收的时候一掐就能断。播的时候记得盖一层薄土,别太厚,不然出苗慢,盖土后浇一次透水,之后保持土壤湿润就行。
最后说生菜,尤其是散叶生菜,9月种的人不少,但烂种、包心不实的问题特别多。
我分析过原因,大多是播种时间不对——早播遇上连雨天,种子在土里泡烂,根本不出苗;晚播温度低,就算出苗了,包心也不实,看着是颗生菜,里面全是空的。
我种生菜,都是选9月中旬抢晴天下种,晴天播不仅不容易烂种,出苗率还高,而且这时候的温度刚好适合生菜生长,散叶生菜20多天就能间苗吃,包心生菜也能包得紧实。要是播的时候赶上阴天,我会等天晴了再播,宁愿晚两天,也不冒烂种的风险。
除了选对时间,还有个通用小技巧,不管种哪种菜,播前用温水浸泡种子4小时都能提高出苗率。
我有时候图省事,直接干播,出苗率也就70%左右,后来试了温水浸种,出苗率能到90%以上,而且小苗长得更壮。温水不用太热,手摸上去不烫就行,泡的时候不用盖盖子,泡好后沥干水再播,别带着水播,容易烂种。
另外,要是当地寒流来得早,比如东北、西北一些地方,所有菜都得适当提前3-5天播种,我有个东北的菜友,去年没提前播,结果种的菠菜刚出苗就遇上寒流,全冻坏了,后来提前5天播,才勉强收了一茬。
大家可以查下当地往年的第一次寒流时间,往前推一个多月,就是最晚播种时间,这样更保险。
其实9月种菜不难,关键是“看天、看节气、看菜性”,别跟着别人乱播,也别凭感觉播。
你们都种了什么菜?有没有遇到过播错时间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跟我聊聊,咱们互相学习,把菜种得更好。
我是自然农哥,一个喜欢种菜、养鸡的80后农民,感谢您的阅读和陪伴,让我们一起轻松、快乐地种菜!
来源:资阳本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