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两天刷到唐尚珺直播,差点没认出来。他站在华师宿舍楼道里,身后贴满迎新通知,手里还捏着报名表,说话时总往手机日程表瞟。这不就是个普通大二学生?再想想两年前他在广州出租屋天天直播复读的新闻,突然发现这人真跟以前不一样了。
38岁大学生扎进迎新现场,当年高考钉子户如今忙得团团转,他放下手机是真“躺平”了吗?
前两天刷到唐尚珺直播,差点没认出来。他站在华师宿舍楼道里,身后贴满迎新通知,手里还捏着报名表,说话时总往手机日程表瞟。这不就是个普通大二学生?再想想两年前他在广州出租屋天天直播复读的新闻,突然发现这人真跟以前不一样了。
他对着镜头说"明天要帮新生搬行李"时,有个老外观众突然连麦:"你不是说在广州养老吗?"唐尚珺笑呵呵指了指墙上的新生名单,解释说提前回来熟悉流程。这场景让我想起自己开学那会儿,也是到处问学长路线图,他现在扮演的不就是我当年期待的那种靠谱学长吗?
有意思的是他现在直播也不像从前憋大招了。有回我刷到他和室友包饺子,弹幕飘过"教资考试复习到几点",他顺口说"刚背完教育心理学"。跟以前天天纠结考不考北大那会儿比,这人活得反而踏实了。听说学校还专门安排老师带他练接待新生的流程,可能真想让他把"欠着"的大学生活补回来。
中国青年报说他报名当迎新志愿者了,广州日报补充他现在直播只敢放一个小时,怕耽误学习。我寻思这规定挺合理的,就跟班干部既当班长又打游戏要合理安排一样。看他对着外国朋友解释"新生宿舍在几栋"时,突然有点感动——他不再是新闻里的"高考符号",就是个想把实验数据整理好的普通大学生。
有回直播里他边叠报名表边吐槽"今年比当年高考还紧张",弹幕全在安慰"别慌别慌"。其实我们都懂,这种紧张不叫焦虑,反而像终于找到合适赛道的兴奋。以前总有人说他占用教育资源,但看他现在主动帮忙整理新生档案,突然觉得这种"高龄大学生"存在的意义,可能真不在争议里。
晚上十点又刷到他下播前的镜头,窗外路灯亮着,桌上摊着教材和未填完的志愿登记表。他说要早起接新生,关播前还嘱咐观众"明天别催我直播"。这种生活算不算他想要的?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你说他这样的日子,算不算真的过出了自己的节奏?
来源:清茶在觉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