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情味,是一种温度,是一种懂得换位思考、知恩图报、真诚待人的能力。一个人不论有钱没钱,有势没势,只要有“人情味”,身边总有人愿意跟随、帮忙、惦记;反之,再有本事、再能赚钱,如果待人冷漠无情,迟早会被人远离,混到最后,一个朋友都没有。
有人说,一个人的人脉就是他的人生资源。可我觉得,比人脉更重要的,是“人情味”。
人情味,是一种温度,是一种懂得换位思考、知恩图报、真诚待人的能力。一个人不论有钱没钱,有势没势,只要有“人情味”,身边总有人愿意跟随、帮忙、惦记;反之,再有本事、再能赚钱,如果待人冷漠无情,迟早会被人远离,混到最后,一个朋友都没有。
在生活里,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两种人:一种人,平日里真心实意、热心肠,遇事有人帮、遇难有人拉;另一种人,表面风光,实则没人愿意靠近,一旦出事就四顾茫然。这背后的差别,说到底就是“人情味”。
一、把别人放在心上,才有人把你放在心上
人情味从来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在日常细小的事里体现出来的。
我有个同事小刘,平时不善于阿谀奉承,却特别真诚。大家加班时,他会主动买杯奶茶给同事,看到别人遇到问题,他总能耐心帮一把。久而久之,大家都喜欢和他合作,甚至主动在工作上为他争取机会。
去年公司裁员,原本名单上有他,但部门主管替他说了不少好话,还把别的部门的空缺推荐给他。后来小刘不仅没失业,还升了职。
他自己感慨:“不是我有多厉害,是平时的点滴真心帮了我。”
人情味其实就是“在意他人”的能力。当你平日里记得别人的好、想着帮别人一把的时候,别人也自然会记得你的情分。朋友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出来的。
二、懂得感恩和回馈,不做“忘恩负义”的人
生活中,很多人朋友渐渐少了,并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人品寒凉”。
我邻居老张,年轻时靠着一个亲戚的引荐进了机关单位,那位亲戚几乎把他当亲儿子一样帮。可等他站稳脚跟后,不仅没再联系亲戚,甚至连过年都不打个电话。后来他遇到困难,求助无门,才发现自己已经“孤家寡人”。
与之相反,我父亲的一位老同事,年轻时也曾经得到别人提携,如今虽然年纪大了,每年逢年过节仍然惦记当年的恩人,打个电话、寄点小礼物。几十年过去,两家的感情越来越深。即便他退休后,遇到什么事情,那些老朋友、老同事依然愿意伸手帮忙。
朋友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感恩和回馈维系的。人情味,最重要的一环就是“不忘恩”。当别人帮过你,哪怕只是一点点,记得心存感激,记得在有能力时回报一份情谊。这样,你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情谊才会越来越深。
三、不算计、不冷漠,留一分厚道在身上
“人情味”还有一层,是厚道。厚道不代表傻,而是少一点斤斤计较,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我表姐开了一家早餐店,生意特别好,常常有人赊账。有些同行说她傻,怕别人欠钱不还,可她总笑着说:“日子长着呢,大家都在一个小区,总不能把人逼死。”
结果她的店不仅生意稳,还赢得了整个社区的口碑。很多客人就算搬家了,也愿意专程回来吃她的早餐。她说:“厚道就是最好的广告。”
相反,隔壁一家早餐店老板,生怕别人占便宜,客人多添点酱料都要加钱,久而久之,人越来越少。
朋友和顾客,其实道理一样。你对别人有温度,别人就对你有热情;你总是算计,别人就远离。
有一句老话:“厚道不吃亏,算计必孤独。”一个人混到最后,如果一个朋友也没有,大多是因为缺了厚道,失了人情味。
结语
朋友,是人生的缓冲带和托底盘。
人这一辈子,谁都可能遇到低谷、失意的时候。那时候,能拉你一把的,不是你的钱,也不是你的职位,而是你平时积攒的人情味、积攒的人心。
一个人混到最后,如果一个朋友也没有,多半不是命不好,而是平时太冷漠、太算计、太自我,失去了“人情味”。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在人生的旅程中留下温暖、播撒善意。哪怕只是一个问候、一点真心、一份宽容,也能为自己积攒下最宝贵的人脉和情分。
愿你我都能在生活中,保持一份“人情味”,不算计、不冷漠,真诚待人。哪怕岁月变迁,朋友依旧在,情谊依旧暖。那才是人生最大的底气和财富。
来源:怀孕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