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暑假,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数字应用技术学院学生郭湘鹏的脚步未曾停歇。他积极投身学院组织的多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奔赴浙江省诸暨市十四都村、马剑镇以及衢州市盈川古城,利用自身数字应用技术专业所长,深入乡村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和
这个暑假,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数字应用技术学院学生郭湘鹏的脚步未曾停歇。他积极投身学院组织的多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奔赴浙江省诸暨市十四都村、马剑镇以及衢州市盈川古城,利用自身数字应用技术专业所长,深入乡村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播注入青春动能。
这是系列报道之一。诸暨十四都:数字IP赋能非遗,青春活力点亮乡村
在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诸暨市十四都村,郭湘鹏与实践团队紧密协作,聚焦当地独特的“西施文化”IP和非遗美食“西施团圆饼”。他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了为“西施团圆饼”设计全新IP形象与包装的工作,尝试用现代视觉语言讲述传统美食故事,助力其品牌化、市场化发展。
作为团队的学生记者,郭湘鹏有幸面对面采访了“西施团圆饼”的非遗传承人,深入挖掘其制作技艺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并通过镜头记录下传承人的匠心精神,为后续的宣传视频积累了宝贵的一手素材。
此外,他还全身心投入到村庄举办的国风二次元晚会暨共富集市的筹备与现场工作中。
从前期布置到活动执行,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活动当晚,他更是化身“摊主”,热情地向游客推介、销售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亲身体验乡村文旅经济的活力,直接为村民增收贡献了一份力量。
转战诸暨市马剑镇,郭湘鹏的任务重心转向了教育帮扶。他跟随学院带队老师,深入乡镇社区,面向当地居民细致宣传和讲解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以及学校的相关帮扶措施。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政策的温暖与希望传递给有需要的家庭,消除了经济困难学子求学路上的后顾之忧,展现了学院学子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
衢州盈川:建言古城新发展,脚本书写文旅篇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了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盈川古城。在这里,郭湘鹏获得了难得的机遇,与衢州市文旅局的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座谈,共同探讨盈川古城未来的数字化发展与文旅融合的创新路径。
他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大胆提出见解,获得了在场领导的肯定。
同时,他承担了此次盈川古城宣传视频的核心创作任务,负责编写了详细的视频拍摄脚本。从创意构思到分镜设计,他力求通过动态影像展现古城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并最终圆满完成了拍摄支持工作,其成果将为古城的对外宣传提供重要素材。
实践感悟:在乡土中学习,于奉献中成长
回顾这个充实无比的暑假,郭湘鹏同学表示:“这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我们走出了象牙塔,真正将课堂所学的数字技术应用于广阔天地,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切身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
能为传承传统文化、助力乡村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我感到无比自豪。”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数字应用技术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正是学院推动产教融合、鼓励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以郭湘鹏为代表的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祖国乡村,用智慧赋能文化建设,用热情服务基层群众,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过硬的专业素养,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来源:村桐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