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型格和思域不是同一款车?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10:02 1

摘要:在本田的轿车阵营里,型格和思域就像一对性格迥异的兄弟。很多人会疑惑:这两款车看起来差不多,是不是换壳换标的 "孪生兄弟"?其实不然,它们是本田 "双车战略" 的典型产物 —— 基于同一平台打造,却有着不同的定位和性格。2025 款型格与思域的混动版入门价居然同

在本田的轿车阵营里,型格和思域就像一对性格迥异的兄弟。很多人会疑惑:这两款车看起来差不多,是不是换壳换标的 "孪生兄弟"?其实不然,它们是本田 "双车战略" 的典型产物 —— 基于同一平台打造,却有着不同的定位和性格。2025 款型格与思域的混动版入门价居然同为 13.99 万,这种精准卡位的定价策略更说明两者不是简单的重复产品。选车时纠结这两款车的人,本质上是在运动个性与家用实用之间做权衡。

首先明确回答:型格和思域并非同一款车型。本田的 "双车战略" 就像餐饮界的 "一店两牌",同样的厨房供应链,却提供不同风格的菜单。型格更像主打创意料理的特色店,而思域则是口碑稳定的家常菜馆。这种策略在燃油车时代很成功,能让一个平台覆盖更多消费群体。

从价格来看,2024 款型格起售价 12.99 万,思域 11.99 万,看似型格更贵,但 2025 款出现了有趣的价格交叉 —— 型格混动版入门价 13.99 万,与思域 2025 款混动版起售价完全相同。这样的定价调整,其实是为了更精准地抓住不同用户的需求:型格想吸引注重驾驶乐趣的年轻用户,思域则坚守家用经济性市场。

实际体验中,这种定位差异很明显。开型格的车主常说 "红绿灯起步总想第一个冲出去",而思域车主更多提到 "开着它跑长途很踏实"。这不是偶然,而是工程师在设计时就注入的性格基因,就像同一父母养育的孩子,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

外观设计是最直观的区别。型格像穿潮牌的年轻人,流线型车身配熏黑网状格栅,回旋镖式尾灯在夜晚辨识度很高,还有炽热黄、翡绚蓝这些个性配色可选。燃油版尾部的双边排气更是直白地宣告运动属性,高配车型的 18 英寸轮毂让整车姿态更低趴,停在路边自带 "改装范儿"。

思域则像穿休闲装的上班族,线条平直、轮廓分明,尾部采用隐藏式排气,配色以黑白银等经典色系为主。16-17 英寸的轮毂尺寸虽小,但后期更换轮胎的成本更低。有车主调侃:"思域适合低调过日子,型格适合偶尔炸街",这话确实道出了两款车的设计灵魂。

车身尺寸上,型格长 4702mm,比思域的 4685mm 多出 17mm,轴距相同都是 2735mm,但头部空间因设计不同而有差异。型格的溜背造型虽然好看,但 180cm 以上乘客坐后排会觉得头部压抑;思域的平直车顶让头部空间更充裕,家庭用户更看重这点。不过实际体验中,两款车的后排膝部空间相差不大,都能满足日常家用,毕竟轴距相同的底子摆在那里。

内饰设计风格也呼应了各自定位。型格的中控台向驾驶员倾斜,按键布局更强调操控便利性;思域的内饰则更对称规整,储物格设计更注重实用性。型格车主常提到的 BOSE 音响和卡片钥匙,在同价位思域车型上很难见到,这些配置差异正是为了吸引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 就像有人偏爱蓝牙耳机的便捷,有人执着于头戴耳机的音质。

翻开动力参数表,两款车的差异立刻显现。型格全系标配 240TURBO 高功率 1.5T 发动机,部分版本提供 2.0L 混动系统,最大功率 134kW,峰值扭矩 240N・m。这种 "全系高配" 的动力策略,明显是为了满足对驾驶有要求的用户。混动版 7.3 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让不少年轻车主直呼过瘾,红绿灯起步时的推背感确实能带来不少乐趣。

思域则提供更灵活的动力选择:180TURBO 低功率 1.5T(95kW/180N・m)和 240TURBO 高功率 1.5T 两种版本。这种 "高低搭配" 的策略更贴合家用需求,预算有限可以选 180TURBO,追求动力可以选 240TURBO。实际驾驶中,思域的动力输出更平顺,悬挂过滤颠簸更柔和,开起来像舒适的沙发;型格的悬挂支撑更硬朗,过弯侧倾更小,路感反馈更清晰,就像运动座椅一样能提供更好的包裹性。

变速箱选择也体现了定位差异。型格提供 6MT 手动挡版本,售价 12.99 万,这在当下的家用轿车里已经很少见,显然是为了吸引热爱驾驶的小众群体。而思域虽然也有手动挡,但更多车型搭载 CVT 无级变速,更强调平顺性和经济性。有手动挡型格车主分享:"堵车时确实累,但山路开起来的乐趣是 CVT 给不了的",这种取舍正是性能爱好者的真实写照。

油耗表现上,型格混动版 WLTC 工况综合油耗为 4.39L/100km,实际测试 86.7km 表显油耗仅 4.4L,加 92 号汽油的特性让用车成本更低。燃油版型格 WLTC 综合油耗为 6.28L/100km,实际使用中百公里平均油耗在 7.0-7.8L 之间;而思域 180TURBO 版本 WLTC 工况油耗低至 5.79L/100km,特别适合看重经济性的家庭用户。不过要注意,混动车型的长期电池维护成本目前还不明确,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就像买电动车总会担心电池衰减一样。

配置差异是两款车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型格在配置上更舍得下本,BOSE 音响、卡片钥匙这些越级配置成了标配,高配车型还有 18 英寸轮毂和运动套件。这些配置能明显提升用车体验,比如 BOSE 音响在高速上听音乐,比普通音响能更好地抵消噪音,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这点很重要。

思域则走实用主义路线,基础配置齐全但不花哨。倒车影像、自动驻车、LED 大灯这些常用功能都有配备,只是像座椅加热、高级音响这类舒适配置只在高配车型出现。有思域车主说:"常用的配置都有,不常用的花哨功能没有也不影响",这种务实的消费观念正是思域的目标群体写照。

用车成本方面,5 年 / 6 万公里周期内,型格混动版油费约 1.8 万元,保养 0.6 万元;思域燃油版油费约 2.6 万元,保养 0.8 万元。虽然型格混动初期投入可能高一些,但长期使用成本更低。保值率方面则是另一种情况:第三年保值率思域约 68.17% 略高于型格的 68.13%,但型格头两年保值率更有优势(数据为 2024 年市场统计,仅供参考)。简单说就是:短期换车选型格损失小,长期持有思域更保值,就像投资理财产品,短期收益和长期回报各有侧重。

不同版本的成本差异也值得关注。2025 款型格手动挡起价 12.99 万,与混动版入门价相同,这种 "手动挡平价" 策略说明它想吸引真正的驾驶爱好者而非刻意抬高溢价。思域的价格梯度更常规,180TURBO 和 240TURBO 版本差价 1-2 万,让消费者能根据预算清晰选择,就像点餐时选不同规格的套餐一样明了。

型格的版本选择逻辑很清晰:追求驾驶乐趣选手动挡版本,看重经济性选混动版。手动挡车型虽然堵车时费劲,但 3000 转以上的动力爆发能带来纯粹的驾驶快感,特别适合喜欢操控的年轻用户。混动版则适合年里程高的通勤族,按每年 2 万公里计算,比燃油版每年能省约 2000 元油费,长期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思域的版本选择更侧重场景:日常代步选 180TURBO 足够用,经常跑高速选 240TURBO 更从容。180TURBO 虽然动力弱一些,但 WLTC 工况油耗低至 5.79L/100km,城市通勤很划算。240TURBO 版本高速超车更有信心,适合需要兼顾长途出行的家庭。2025 款新增的混动版起售价 13.99 万,填补了思域在混动市场的空白,给家用用户更多选择。

实际选车时还要考虑身材因素:身高 180cm 以上的乘客,建议优先试驾思域,它的头部空间更充裕;小个子用户则可以多关注型格的运动设计。用车环境也很重要:经常在市区短途通勤,型格混动的静谧性优势明显;频繁跑高速长途,思域的悬挂舒适性更合适。就像买鞋既要合脚,也要适合不同场合穿着。

说到底,型格和思域的差异本质上是性格差异,而非品质高低。型格像运动相机,功能专一但体验极致;思域像智能手机,均衡实用但缺乏惊喜。本田的双车战略不是为了让一款车打败另一款,而是为了让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能找到合适的选择,这正是成熟车企的产品智慧。

在新能源车型快速崛起的今天,这种燃油车时代的差异化策略依然有价值。型格和思域的存在证明: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车。选车时与其纠结参数配置,不如想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 —— 是每天开车时的愉悦感重要,还是长期使用的经济性更关键?是追求个性表达,还是更看重可靠省心?

试驾时可以注意这些细节:型格的方向盘转向更沉,过弯时车身侧倾更小;思域的座椅填充物更软,长途乘坐更舒服。型格的 BOSE 音响在播放流行音乐时效果更佳;思域的空调出风更均匀,后排乘客体验更好。这些真实的体验差异,比冰冷的参数表更能帮你做出决定,毕竟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比参数的。

汽车消费的本质是为生活服务。选择汽车就是选择生活节奏,无论是型格的运动激情,还是思域的家用温情,能让日常出行更舒适、更愉悦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全民科普在行动#

来源:一股清流留不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