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高台: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基层治理的高台实践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3 09:58 1

摘要:近年来,张掖市高台县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阵地链+志愿网+服务圈”的治理新模式,形成“文明实践润民心、基层治理焕新颜”的生动局面。

近年来,张掖市高台县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阵地链+志愿网+服务圈”的治理新模式,形成“文明实践润民心、基层治理焕新颜”的生动局面。

阵地融合强根基,打造触手可及的“服务圈”。高台县构建“中心、所、站”三级阵地网络,整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乡村记忆馆等21个实践基地、154个文明实践所(站),创新“7个1”服务模式(1张需求清单、1个特色项目、1支专业队伍、1套服务标准、1本积分存折、1次星级评定、1批示范典型),实现“10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全覆盖。巷道镇东联村建成“孝德文明评议厅”“乡村大礼堂”等特色阵地,年均开展代办服务、政策宣讲等活动120余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6件。同时,依托“学习强国”“幸福东联”短视频等线上平台,制作方言版政策解读微视频50余期,构建“线下浸润+线上辐射”的立体化传播体系,推动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志愿联动聚合力,激活基层治理“微细胞”。组建36支县级文明实践骨干志愿服务队、2.3万名志愿者,构建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总队抓队伍建设、各志愿服务队服务群众的管理模式。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积分兑单的“五单制”服务机制,每年精准开展各类关爱帮扶实践活动上千余场次,新培育打造“文明实践周末荟”“理响高台”等品牌项目,其中“流动红课堂”“敲门嫂”“共享奶奶”等6个项目入选省、市级文明实践品牌库,“我为乡亲出趟诊”荣获全省志愿服务铜奖;组建“主席红娘”“文明家庭直通车”等劝导队,开展典型事迹宣讲、移风易俗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时间银行”“道德银行”“文明诚信积分档案”,将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时长纳入积分、时间管理,定期进行奖励兑换、公示宣传,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机制创新破难题,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针对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陋习,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明确彩礼、礼金、酒席等约束性标准,依托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建立“事前介入提醒、事中监督劝导、事后回访评估”机制,累计劝导简办红白事50余场次。聚焦矛盾纠纷化解,创新网格员初调、村社劝调、镇综治中心联调、镇党委统调的“四级七天”调解法,融合“情理法诉”“一庭三所+”模式,矛盾化解率达99.2%,信访量年均下降9.3%。“四级七天”调解工作法,“一庭三所+”多元解纷机制分别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及社会治理创新案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城关镇新建东村社区创新“商居联盟”机制,吸纳商户、社会组织等为社区合伙人,以“社区搭台、商户服务、居民参与、积分认证、良性互动”的文明实践方式实现了社区、商户、居民三方共赢。黑泉镇推行“三色旗”管理模式,将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等纳入文明实践内容,评选“孝德好榜样”等先进典型,形成“比学赶超”的文明新风尚。

文化浸润铸灵魂,厚植基层治理“文明脉”。高台县深耕本土文化根脉,编印25万字《东联村志》收录百家家风家训,建成孝德文化长廊、廉政家风馆等特色教育阵地,打造“孝德讲堂”“孝善宴”“全村福”等文化品牌。宣化镇乐三村通过“政府引导+村集体分红让利+子女自愿参与+社会爱心人士捐赠”模式成立“孝善基金”,累计筹资35万元为430名老人发放生活补助、代缴医保,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依托红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组建“红色薪火说”宣讲队,开展“红色故事汇”“重走长征路”等主题实践活动200余场次,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矩阵,让红色文化成为凝聚党群共识的精神纽带。

高台县将持续深化“文明实践+基层治理”融合机制,在数字化赋能、品牌化培育、长效化保障上探索创新,让文明新风真正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和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高台经验”。

来源:高台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