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找一个好地段,租个店面;进点货,摆上架;打个广告,等顾客上门。
下一个十年,商业与经营逻辑已经发生改变
一、开篇:十年前与十年后的巨大差异
十年前,如果你想做点生意,逻辑非常简单:
找一个好地段,租个店面;进点货,摆上架;打个广告,等顾客上门。当时的商业逻辑很直接:谁的地段好,谁就能赚到钱。甚至有人开店完全靠“位置”,根本不用太费心思。
可是十年后的今天,这套逻辑几乎行不通了。很多商场空置率居高不下,街边小店换了一波又一波,租金高企、客流减少,传统经营模式越来越难。
换句话说,下一个十年,商业的逻辑已经彻底改变。
如果我们还用过去的方式去理解和经营,就会越来越累,甚至走不下去。只有真正理解变化,顺势而为,才能活得轻松,活得长久。
二、过去的商业逻辑:渠道为王
1. 谁掌握渠道,谁就赚钱
在过去,生意的本质就是谁能拿到货,谁能占据更好的位置。
比如:
以前批发市场里,谁能拿到一手货源,就能压制同行;谁能在繁华地段开个店,基本上就意味着每天都有生意上门。这就是“渠道为王”。
2. 信息差带来的红利
过去的信息不对称,也让很多人赚到了钱。
有人从义乌拿货,转手在小城市卖,轻轻松松就能翻几倍;有人把国外的产品带到国内卖,瞬间成了爆款。当时,赚的就是信息差。
3. 广告决定一切
电视广告、路边广告牌、发传单,都是过去的营销手段。那个时候,只要能在央视打广告,几乎就是品牌成功的保证。
这就是十年前的商业逻辑。
三、现在的商业逻辑:人心为王
1. 渠道不再稀缺
电商平台普及,直播带货兴起,今天的消费者买东西根本不需要靠实体渠道。
一个小镇青年,打开手机就能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渠道优势被打破,货源不再是秘密。
2. 信息差消失
以前你不知道的东西,现在一搜就有。价格透明、口碑透明,顾客不会再被轻易忽悠。
谁还会轻松接受几倍的加价?顾客比商家更精明。
3. 广告不再万能
过去花钱砸广告就能出名,现在消费者已经对硬广免疫。大家更相信口碑,更愿意被“种草”。
广告逻辑已经转变成:内容+信任=成交。
四、下一个十年的新逻辑
1. 从“地段思维”到“流量思维”
以前你只要在商场、步行街开店就行。现在,真正的地段在互联网上。
抖音、快手、小红书,是新的“黄金地段”;谁能拿到流量,谁才有机会赚钱。未来十年,流量思维比地段更重要。
2. 从“卖货思维”到“用户思维”
过去,生意是“把货卖出去”;现在,生意是“把顾客留下来”。
为什么?因为获取一个新顾客的成本越来越高。只有把顾客经营成长期用户,才有持续收益。
比如:奶茶店靠会员卡锁定用户,线上店铺靠社群运营维系老客户。这就是用户思维。
3. 从“产品为主”到“体验为主”
现在光有好产品不够,体验更重要。
餐饮行业,不光拼味道,还拼环境和服务;电商,不光卖货,还要给顾客一个愉快的购物体验。顾客买的,不只是商品,而是一种感受。
4. 从“老板独断”到“数据驱动”
过去,很多生意全靠老板经验决策。今天,数据比经验更靠谱。
哪个商品卖得好?数据告诉你;哪个时间段流量高?后台一目了然。未来十年,谁能用好数据,谁就更有竞争力。
五、普通人如何适应新逻辑
1. 先学会找流量
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要明白流量从哪里来。是线下的客流,还是线上的关注?
如果你不会运营流量,再好的产品也卖不出去。
2. 学会讲故事
现在顾客买的不只是商品,还要买你的“故事”。
一个手工艺人,背后有情怀的故事;一个小吃摊主,背后有坚持的故事。故事带来信任,信任带来成交。
3. 把顾客变成朋友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谁卖的便宜,而是谁能和顾客建立关系。
通过社群、朋友圈、会员体系,把顾客经营成朋友,让他们愿意长期买单。
4. 永远保持学习
商业逻辑变化越来越快,谁停下来,谁就被淘汰。
保持学习,随时调整,这才是普通人立足的根本。
六、案例分享:谁抓住了新逻辑
案例1:社区团购
以前开超市靠地段,现在社区团购靠社群。一个宝妈动动手指,就能在微信群里卖几百单,逻辑完全改变。
案例2:短视频带货
传统广告很贵,现在一个短视频就能带来几百万销量。普通人只要抓住平台红利,就有机会逆袭。
案例3:服务型生意
一家理发店,不再只靠剪头赚钱,而是通过办会员卡、做社区活动,把顾客长期留住。
这些案例说明,商业逻辑的改变正在发生。
七、结语
未来十年,商业与经营逻辑已经彻底改变。过去的“渠道为王、信息差赚钱、广告决定一切”,已经不再适用。
新的逻辑是:流量为王、用户思维、体验优先、数据驱动。
普通人如果想抓住未来的机会,就要改变自己的思路:从盯着“卖货”转向“经营关系”,从追求“创新”转向“用好平台”。
别害怕变化,因为变化意味着新的机会。能适应的人,未来依然有无限可能。
来源:财富新思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