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正式发布了iPhone 17系列新品。其中,iPhone 17 Pro Max作为旗舰机型,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正式发布了iPhone 17系列新品。其中,iPhone 17 Pro Max作为旗舰机型,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然而随后传来的消息却让国内用户大跌眼镜:同样一款手机,国行版的电池容量竟然比美版少了265mAh。
根据监管部门披露的数据,iPhone 17 Pro Max的电池容量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国行版电池容量为4823mAh,而美版则达到了5088mAh,两者相差265mAh。
不仅仅是Pro Max型号,整个iPhone 17系列都存在这种差异。iPhone 17 Pro的国行版电池为3988mAh,美版为4252mAh,相差264mAh。
甚至定位轻薄市场的iPhone 17 Air也未能幸免,国行版电池容量为3036mAh,美版则为3149mAh,相差113mAh。
造成这种差异的核心原因在于实体SIM卡槽。美版iPhone已经完全采用eSIM技术,取消了物理SIM卡槽。
eSIM全称为Embedded-SIM,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芯片,不再需要卡托、读卡器和插孔等组件。这样节省出来的内部空间就可以用于增大电池容量。
而国行版本由于国内eSIM推广滞后,仍需保留实体SIM卡槽,不得不因此在电池设计上做出妥协。
265mAh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数字上。苹果官方数据显示,美版iPhone 17 Pro Max的视频播放时长可达39小时,而国行版只有37小时,相差2小时。
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电池健康问题。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基本固定,电池容量越小,完整充放电循环的频率就越高,导致电池衰减速度加快。
这意味着同样使用一年后,国行版用户可能会更早看到“电池健康度低于80%”的提示,面临性能降频和换电池的额外支出。
为什么中国市场上eSIM推广如此困难?原因主要有三点:监管政策、用户习惯和运营商利益。
监管方面,为打击电信诈骗,中国有严格的手机实名制要求,eSIM的远程激活方式在合规安全方面面临挑战。
用户习惯方面,国内十几亿用户已经习惯了物理SIM卡的拆插操作,推广eSIM需要巨大的教育成本。
运营商方面,实体SIM卡是他们绑定用户的重要手段,eSIM简化了携号转网流程,这不是运营商愿意看到的。
尽管存在电池缩水问题,iPhone 17 Pro Max仍然有不少升级亮点:A19 Pro芯片、VC均热板散热系统、4800万像素三摄以及8倍光学变焦等功能都值得关注。
对于从iPhone 14或更早机型升级的用户来说,即使国行版电池缩水,iPhone 17 Pro Max的整体性能提升仍然明显。
但如果你已经在使用iPhone 16 Pro Max,那么升级的必要性就不是很大了,可以考虑等待下一代产品或者看看实际续航测试结果再做决定。
看看手中的手机,再看看新闻里那265mAh的差距,国行iPhone用户心里难免不是滋味。
eSIM技术在中国的普及仍然需要时间,短期内这种差异可能还会持续。电池容量差距也许不会在日常使用中造成明显影响,但那种被区别对待的感觉,却远比电池容量数字本身更让人耿耿于怀。
来源:南宫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