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罗永浩和西贝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在网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大家都在热烈讨论。这两人一碰撞,话题热度就居高不下,直接把“预制菜”这个词又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罗永浩真的希望西贝倒闭吗?
最近,罗永浩和西贝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在网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大家都在热烈讨论。这两人一碰撞,话题热度就居高不下,直接把“预制菜”这个词又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罗永浩真的希望西贝倒闭吗?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9月10号,罗永浩发了条微博吐槽:“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就这么一条微博,瞬间点燃了舆论的导火索。要知道,罗永浩那可是有一千多万粉丝的大V,影响力不容小觑,他这一发声,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纷纷在评论区吐槽自己遇到的类似经历,“罗永浩炮轰西贝”的话题也迅速登上热搜,热度居高不下。
西贝这边当然坐不住了,很快就做出回应。客服称店内的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是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炒菜用的是每天新鲜到店的蔬菜,现场炒制,不存在预制的情况。可罗永浩根本不买账,直接回怼“牛大骨现煮,莜面现搓,塑料袋现剪,微波炉现打,准备好的话术现读”,这回复可以说是相当犀利,把网友们都逗乐了,也让这场争论进一步升级。
随着事件的发酵,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亲自出面回应,称“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还表示要起诉罗永浩,说他作为公众人物,言论太极端,对西贝的商誉造成了很大影响,是在砸西贝的牌子。可罗永浩哪是怕事的人,当晚就回应“好,来吧”,还开启吐槽模式,嘲讽西贝“现做的能吃出这么浓浓的隔夜菜的味儿,那还真是挺牛的,肯定是有什么突破性的黑科技了”。不仅如此,他还在线公开征集线索,号召“有了解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内幕的朋友”同他联系,如果有可采信的录像之类证据,可奖励10万元。这一来一回,火药味十足,网友们也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罗永浩,认为商家使用预制菜应当告知消费者;另一派则觉得罗永浩过于偏激,不了解餐饮行业的实际情况。
那罗永浩真的希望西贝倒闭吗?我看未必。从他的过往经历来看,他向来喜欢为消费者发声,之前砸西门子冰箱维权,质疑链家房产,吐槽苹果挂绳,都是在针对一些他认为不合理的商业现象。这次炮轰西贝,大概率也是出于对消费者知情权的维护。他自己也说了,不讨厌预制菜,只是觉得西贝用预制菜还卖高价,还不明确告知消费者,这种行为让他感到不满。在他看来,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吃的到底是什么,花了钱就应该明明白白消费。所以,他更希望的是通过这件事,引起大家对预制菜行业规范的关注,而不是真的要把西贝搞垮。
再来说说西贝。西贝作为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在全国有370多家门店,一直以来都以“现做”作为卖点之一。这次被罗永浩质疑全是预制菜,对其品牌形象的冲击可想而知。西贝强调自己没有预制菜,也是在努力维护自己的品牌声誉。但从网友们的反应来看,西贝的回应并没有完全消除大家的疑虑。有网友指出,西贝的一些菜品制作过程看起来确实像是预制菜,比如从冰箱里拿出冷冻的食材,简单加热后就上桌,完全没有现炒菜的“锅气”。而且,西贝还开放了后厨直播,本想自证清白,结果却翻车了。直播中展示的菜品制作过程,让很多人更加坚信西贝大量使用了预制菜,比如冷冻的炸茄子、保质期接近一年的烤鱼,这些都让消费者对西贝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其实,预制菜本身并没有错。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预制菜的出现满足了很多人的需求,它方便快捷,出餐速度快,还能保证口味的稳定性。很多连锁餐厅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都会使用预制菜,这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商家是否应该明确告知消费者菜品是预制的呢?答案是肯定的。消费者有知情权,他们有权知道自己花的钱到底买到了什么。如果商家用预制菜冒充现炒菜,还卖高价,这就涉嫌欺诈消费者了。就像网友们说的,预制菜就算了,还卖那么贵,这谁能接受呢?
从行业标准来看,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已经明确: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按照这个标准,连锁餐饮企业通过中央厨房模式,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并不属于预制菜范畴。但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理解和这个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在消费者眼里,只要是包装好的,拿出来加热就能吃的,都可以算是预制菜。所以,西贝咬文嚼字地强调自己没有预制菜,按照标准来说或许没错,但却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感受,这也是它在这场争论中逐渐失去民心的原因之一。
这场风波对西贝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有记者实地探访西贝门店,发现客流量下降了约10%,西贝董事长贾国龙也表示,事件发生后,西贝一天收入减少两三百万元。这还只是暂时的,如果西贝不能妥善处理好这次危机,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未来的日子恐怕会更不好过。就算最后赢了官司,口碑也输了,这对一个餐饮品牌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而对于罗永浩来说,如果他只是为了自己的输赢和面子,故意带上全网节奏,甚至上升价值作为手段,那网友们大可不必支持他。但如果他最终是为了推动整个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指向法律法规等问题,让消费者的知情权得到更好的保障,那他的行为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预制菜的水深不可测,除了西贝,还有很多餐厅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有中央厨房的餐厅,比如西贝,在行业平行比较中,其实已经算是能让人放心的餐厅了。但即便如此,还是出现了这样的争议,这就说明整个行业都需要规范和整顿。
希望通过这次罗永浩和西贝的事件,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完善预制菜的法律法规,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标识标准,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也希望餐饮企业能够诚信经营,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要为了追求利润而忽视了消费者的感受。只有这样,整个餐饮行业才能健康发展,消费者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来源:感性老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