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误吞纽扣电池10小时,食道被腐蚀穿孔!这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3 10:57 1

摘要:纽扣电池广泛存在于遥控器、玩具、学习机等日常用品中,却因体积小、易拆卸,成为儿童误吞的高危物品。江苏南京1岁半的宁宁因误吞纽扣电池,10小时内食道被腐蚀穿孔,虽经抢救保住生命,但因食道瘢痕狭窄导致吞咽困难,落下终身残疾。这一案例暴露出家长对儿童接触危险物品的监

纽扣电池广泛存在于遥控器、玩具、学习机等日常用品中,却因体积小、易拆卸,成为儿童误吞的高危物品。江苏南京1岁半的宁宁因误吞纽扣电池,10小时内食道被腐蚀穿孔,虽经抢救保住生命,但因食道瘢痕狭窄导致吞咽困难,落下终身残疾。这一案例暴露出家长对儿童接触危险物品的监管疏忽,以及社会对纽扣电池危害认知的不足。

▲图源:南京市儿童医院

纽扣电池,这个家家户户都有的"小物件",为何能对孩子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

实验人员曾做过一个触目惊心的模拟:将一枚纽扣电池放在香肠上,电池接触香肠里的水分后,迅速发生电解反应,释放出强碱性液体。短短几分钟,香肠表面就被腐蚀出一个个焦黑的孔洞;15分钟后,香肠内部开始溃烂;超过6小时,整颗香肠几乎被"溶解"。

▲图源:南京市儿童医院

"人体的食道黏膜比香肠脆弱得多。"练敏解释,纽扣电池的正负极通过湿润的食道组织形成电流,同时泄漏的强碱性液体会同时造成化学烧伤和电烧伤。"灼伤在吞入后15-30分钟就会开始,6小时后可能发展为严重穿孔,甚至导致终生无法正常进食。"

更危险的是,若电池误入鼻腔,与鼻内黏液反应产生的腐蚀性物质,几小时就能腐蚀鼻腔黏膜,导致鼻中隔坏死、穿孔,造成永久性面部畸形和呼吸障碍。

多器官损伤风险

食道:15-30分钟开始灼伤,6小时以上可能导致穿孔、永久性狭窄或无法进食。

鼻腔:小号电池误入鼻腔后,几小时内可腐蚀鼻中隔,引发穿孔或面部畸形。

消化道:电池通过食道进入胃部后,仍可能持续释放有害物质,损伤胃黏膜甚至肠道。

▲图为青岛一名女童将纽扣电池塞入鼻腔后,出现黄褐色分泌物。图源: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高危信号呕吐物含黑色液体、吞咽困难、胸腹痛。情绪反常(如哭闹不止)、低热、咳嗽(易与呼吸道感染混淆)。鼻腔出现异常分泌物(如黄褐色液体)。

错误处置的致命后果催吐:导致电池移位,扩大灼伤范围。进食/饮水:加重食管压力,增加穿孔风险。等待自行排出:电池滞留体内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

正确急救步骤立即就医:分秒必争,优先选择有儿童消化内镜的医院。提供信息:告知医生电池型号、大小及误吞时间,辅助制定治疗方案。禁食禁水:避免二次伤害,为手术或内镜操作创造条件。

源头管控将电池、硬币等小物件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高处或带锁容器中。定期检查玩具、遥控器等设备的电池盖是否牢固,建议用胶带加固。

设备安全升级选择需螺丝刀等工具才能打开电池仓的设备,降低儿童拆卸风险。淘汰老旧设备,优先购买通过儿童安全认证的产品。

儿童安全教育通过绘本、动画等形式,教导孩子“电池不是玩具,误吞会生病”。模拟场景演练,培养孩子遇到异物时主动告知家长的习惯。

社会协同防范社区、幼儿园定期开展儿童安全讲座,普及异物误吞急救知识。商家在销售纽扣电池时,附赠安全警示标签及收纳盒。

▲易被孩童误吞的异物。图源:南京市儿童医院

南京市儿童医院数据显示,每年接诊超20例纽扣电池误吞病例,异物误服总数达百余例。这一数据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提醒家长:纽扣电池误吞15分钟即可灼伤组织,切勿因疏忽酿成终身遗憾。若怀疑孩子误吞,立即禁食禁水并送医,时间就是生命线!

来源 央视新闻综合国家应急广播等

来源:河南经济报焦作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