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念回家!从“神笔警探”到公益画家,林宇辉和他的“双百工程”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3 11:08 1

摘要:在济南高新区文化中心一间安静的工作室里,林宇辉常常一坐就是十个小时。他的工作台上摊开着素描纸,旁边是各式铅笔、橡皮、放大镜。67岁的他心脏不太好,但手中的笔却稳如往昔。

一支画笔,既可缉凶,亦可寻亲。

在济南高新区文化中心一间安静的工作室里,林宇辉常常一坐就是十个小时。他的工作台上摊开着素描纸,旁边是各式铅笔、橡皮、放大镜。67岁的他心脏不太好,但手中的笔却稳如往昔。

从警40年的林宇辉退休后没有放下笔,反而走向更广阔的民间求助现场。他发起的“双百计划”不仅超额完成,还在持续扩大——让失踪儿童回家,让无名烈士“重生”。

这位退休前是山东省公安厅刑侦局物证鉴定中心高级工程师的“神笔警探”,如今身份变了,但使命未改:他要用这支笔,让该回家的回家,该被记住的被记住。

与时间赛跑,为无名烈士重现容颜

2016年,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林宇辉展示的模拟画像技术让人叹为观止。节目播出后,他接到了大量求助电话和信件。

2017年,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与林宇辉取得联系,邀请他为刘国才烈士画像。

“烈士牺牲时年仅25岁,没有留下任何照片。他已是耄耋之年的妻子希望通过节目组找到丈夫的照片,希望合葬时能有一张照片一起入土。”林宇辉回忆道。他多次走访刘国才的战友,通过他们口述刘国才的外貌特征,并结合刘国才儿子的相貌特征,几经修改,完成了画像。

当主持人倪萍将画像交给烈士家属时,老人看了良久,眼泪流下来:“国才,你回来了。”而他的儿子抱着画像痛哭:“我今年60多岁了,第一次见到爸爸。”

这个案例让林宇辉深感震撼:“没想到有这么多军人牺牲前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于是他萌生了为烈士画像的想法。

在林宇辉看来,为烈士画像是一项抢救性工作,很多烈士的亲属和战友都已经到了八九十岁的年纪,他深感时间的紧迫。

他讲到为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韩其昌烈士画像的故事。2022年,烈士107岁的老母亲唯一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再“见”儿子一面。林宇辉根据烈士韩其昌家族人的长相面貌进行倒推,为其“复原”出了一幅画像。当画像交到老人手中时,她双手颤抖,热泪盈眶:“就是他!俺的儿回家了……”

最让林宇辉难忘的,是为18岁女志愿军烈士戴儒品画像的经历。2021年,他收到一位90岁抗美援朝老兵的亲笔信,工工整整写了四页纸,描述战友戴儒品的相貌特征。

戴儒品是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当年只有18岁,长得很漂亮,大眼睛,歌儿唱得好,梳着大辫子。到上甘岭慰问演出时,遇到美国飞机轰炸,不幸牺牲。

老兵在信中写道:“我身患癌症,希望在离世前能看到战友的模样。”林宇辉被深深打动,但当时求助者众多,他只能一幅一幅画。当他几个月后画好画像,打电话联系这位老兵时,接电话的是老兵的家人。电话那头听到林宇辉完成了画像,沉默了一段时间哽咽道:“他走了。”

电话两头,两人握着话筒泣不成声。“我特别自责,要是早几天画出来,或许老人家就能看到了。”这幅戴儒品的画像如今挂在林宇辉的工作室里,每逢纪念日,他都会摆上鲜花和贡品——这是他对烈士的特殊纪念。

三岁画老,用画笔铺就失踪儿童回家路

模拟画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跨年龄画像”更是难上加难。在为烈士画像的同时,林宇辉还为许多走失儿童画像。

2017年,出租车司机王明清找到林宇辉。女儿走失24年,王明清手头没有一张女儿成年后的照片。林宇辉依靠亲属长相和家人描述,画出了孩子长大后的模样。画像发布后,被一名寻找亲生父母的女孩在网上看到:“画像中的女孩简直就是自己!”她立刻联系了王明清,经过检测,她就是王明清的女儿,父女很快团圆。

但根据孩子幼时的模样画出他成年后的样子,并不容易。“孩子的面部是不断发育的,虽然有一定规律,但更要知道骨骼怎么变化,还要研究家族特征。”林宇辉解释道。所谓“三岁画老”,便是如此。

林宇辉说,如今他走在街上,也会不自觉观察路人面貌,手机里存了成千上万张肖像照片,大脑如同一个“人脸数据库”。

他自己琢磨、钻研的“三岁画老”技术,更是填补了国内模拟画像领域的一项空白。

“每画一个孩子,我就想:要是我的孩子丢了怎么办?”林宇辉说,“这些父母辞去工作,变卖家产,像流浪者一样四处寻找。我心疼他们,只想通过画像提供一些帮助,让孩子早一点回家。”

画笔传承,让技术与大爱延续

2018年,林宇辉启动他的“双百工程”,他想要为100名烈士、100位走失儿童画像,通过这种方式,为烈士亲属了却思念和遗憾、帮助走失儿童的家庭早日团圆。

这些年来,林宇辉行程1万多公里,走了8个省24个城市,寻访400多人,目前已经为接近200名烈士、120多名走失儿童绘制了模拟画像,帮助十几个孩子找到了家。

资料照片

虽然“双百工程”的数字已经完成,但林宇辉没有停止。

如今,林宇辉的工作室里几乎每天都会接待求助者。他每天工作近十小时,几乎没有周末。虽然身体不时发出警报,但他仍坚持:能多画一幅是一幅。“我们普通人可能很难想象,一张画像能带给这些家庭怎样的一份感动和影响。”林宇辉说。

今年年初,林宇辉把工作室搬到了济南高新区文化中心,并开始培养学生,希望将模拟画像技术传承下去。

“我知道自己的年龄也不小了,快70岁了,这个技术要把它传承。我想带几个学生学模拟画像,把这个技术传给他们,后继有人。”林宇辉的学生来自北京、临沂、济南等地,都是美术专业的学生。

AI技术日益发达,但林宇辉认为,手绘画像与AI结合才是未来方向。“现在AI技术我也在关注,画像画好以后,可以通过AI做出来,它的相似度就比较高”。林宇辉说。

资料照片

从警40年,他协助破获案件300余起;退休8年,他让十几名走失儿童回家,为200余位烈士重现容颜。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团圆梦和一段段家国记忆的完整。

“警察的身份退休了,但警察的责任没退休。”林宇辉说,“我的笔不能停下,因为还有那么多思念需要回家。”

画笔之下,是为爱坚守的使命,更是跨越时空的团圆。

记者:曹茜 摄影:曹茜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李莉

来源:热点情报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