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案凶手落网,亲爹大义灭亲,特朗普却在高呼:中国比我们快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3 11:16 2

摘要:不到两天时间,轰动全美的柯克枪击案告破,凶手被抓,可特朗普这时候却在埋怨一件事:要是在中国,肯定比我们快。

不到两天时间,轰动全美的柯克枪击案告破,凶手被抓,可特朗普这时候却在埋怨一件事:要是在中国,肯定比我们快。

当地时间9月10日中午,知名保守派活动家查理·柯克,正坐在户外搭建的讲台中央,与听众热烈地讨论枪支暴力议题。

突然,一颗子弹从远处射来,击中了柯克的脖颈,令其当场毙命,现场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查理·柯克可不是个普通人物,年仅31岁的他,已然是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阵营中的关键人物。

他是保守派非营利性组织“美国转折点”的联合创始人,这个组织影响力非凡,在全美3500多所校园设有分支,致力于在青年群体中传播保守派理念。

柯克还是特朗普竞选路上的得力助手,多次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激情演讲,为特朗普拉票助威。

他与特朗普家族关系紧密,和副总统万斯也往来频繁,在共和党内,他是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一度被视为“MAGA”运动的接班人。

柯克生前言论较为激进,曾宣称捍卫持枪权导致的死亡“是值得的”。

这番言论引发轩然大波,众多民众指责他漠视生命,将政治主张置于人权之上。

但也正因如此,他在保守派拥枪势力中赢得了不少支持,成为部分人心中捍卫传统价值观的代表。

案件发生后,美国联邦调查局迅速行动起来。

9月11日,联邦调查局驻盐湖城办公室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两张嫌疑人照片,并宣布悬赏10万美元征集线索,全力追捕凶手。

犹他州公共安全厅厅长梅森披露,调查人员判断凶手嫌疑人为大学适龄人员。

嫌疑人于10日上午11时52分抵达校区,通过楼梯爬上演讲现场附近一栋建筑屋顶,完成射击后,从建筑另一侧跳下逃出校园,潜入附近社区。

警方还公布了一段监控视频,视频中嫌疑人在屋顶奔跑、攀爬并跳下地面,动作迅速。

调查期间,警方收到了7000条线索,可凶手就像人间蒸发一般,踪迹难寻,让整个案件陷入僵局。

就在大家以为侦破工作艰难推进之时,案件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当地时间9月12日上午,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帕特尔和犹他州州长考克斯在犹他山谷大学共同召开记者会,宣布柯克被枪杀案的嫌疑人泰勒·罗宾逊已被成功抓获。

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各界关注,而更让人意外的是,泰勒的落网竟是源于其父亲的“大义灭亲”。

泰勒·罗宾逊,22岁,来自犹他州华盛顿县,是犹他州立大学的学生。

他出身于一个看似普通的中产白人家庭,全家都是注册的共和党人。

在学校里,泰勒成绩优异,ACT考试综合成绩高达34分(满分36分),本有着光明的未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却做出了如此极端的举动。

据犹他州州长考克斯透露,9月11日晚,泰勒·罗宾逊向家人坦白或暗示了自己涉案,家人随后通过朋友告知华盛顿县警长办公室,相关信息又被转达给犹他县警长办公室。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泰勒曾向身为资深警官(有27年经验)的父亲承认自己是枪手,父亲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最终选择了报警,随后警方将泰勒带走。

调查人员在后续调查中发现,泰勒作案时使用的枪支,其未发射的弹壳上印有“反法西斯运动”的铭文。

泰勒的家人还告诉调查人员,嫌疑人近年来越来越热衷于政治,并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批评柯克“充满仇恨,并且散布仇恨”。

柯克的死讯传出后,特朗普迅速在社交媒体发声,表达哀悼之情,同时指责“激进左派”是幕后黑手。

在后续接受采访时,特朗普直言希望凶手被判处死刑,并出人意料地提及到了中国。

他表示,虽然凶手已经抓到了,但审判流程会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如果是在中国,他们一定不会让这种恶性案件拖上6年的时间。

特朗普的这番表态,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柯克作为他的坚定政治盟友,其死亡无疑是对特朗普阵营的一次重大打击。

特朗普正试图通过强硬表态,将柯克塑造为共和党的“烈士”,借此凝聚党内力量,同时向民主党施压,将这起悲剧转化为政治动员的契机。

副总统万斯也迅速采取行动,配合特朗普做好这次“政治秀”。

他临时取消原定赴纽约参加“9·11”恐袭纪念活动的行程,改道飞往犹他州,通过副总统专机“空军二号”,将柯克的灵柩从犹他州运往柯克生前位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家中。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万斯和多名美国军人表情严肃,在犹他州机场的停机坪上为柯克抬棺。

总统悼念,副总统抬棺,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在向外界宣告柯克在共和党内部到底有多么重要,同时也是在向民主党展示共和党的团结与决心。

然而,民主党内部也有声音质疑,为何其他类似的枪击事件未得到政府同等程度的关注,认为共和党在利用柯克之死进行政治操弄,试图将事件“政治化”以谋取政治利益。

两党围绕柯克之死的不同反应,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社会本就严重的政治分裂,让民众陷入更深的迷茫与不安之中。

近年来,美国针对政要的暴力事件如井喷般涌现。

2024年7月和9月,特朗普两度遭遇未遂暗杀;同年9月,时任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竞选办公室遭枪击;

柯克被杀事件,不过是美国政治暴力常态化趋势下的又一典型案例。

在社交媒体上,针对柯克之死,社会反应两极分化严重,一些人在为柯克哀悼的同时,呼吁严惩凶手。

另一些人却对柯克的过往言论表示不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死亡持幸灾乐祸的态度。

这种社会态度的巨大反差,反映出美国社会价值观的严重冲突与对立。

联邦调查局在抓捕泰勒时的表现,也让全球网民对其能力打上问号。

美国若想走出暴力阴影,必须从制度层面进行深刻改革,重建民众对司法、执法体系的信任,同时积极修复社会撕裂的伤口,缓解对立。

否则,类似的悲剧必将继续上演,美国社会也将在动荡不安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来源:夏有喃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