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跟同事去茶馆喝茶,他指着桌上那杯红褐色的茶问我:“这正山小种是绿茶吧?看着比龙井颜色深点,但喝着不苦。” 我当时笑了,因为我第一次喝正山小种时,也犯过同样的错 —— 总觉得叶子绿的就是绿茶,直到茶店老板跟我聊了才明白,原来正山小种跟咱们常喝的绿茶压根不是
前阵子跟同事去茶馆喝茶,他指着桌上那杯红褐色的茶问我:“这正山小种是绿茶吧?看着比龙井颜色深点,但喝着不苦。” 我当时笑了,因为我第一次喝正山小种时,也犯过同样的错 —— 总觉得叶子绿的就是绿茶,直到茶店老板跟我聊了才明白,原来正山小种跟咱们常喝的绿茶压根不是一类。
后来自己喝得多了,还发现这种茶特别对男人的 “胃口”,不管是加班、应酬还是平时闲坐,泡上一杯都特别舒服。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聊,正山小种到底是红茶还是绿茶,还有男人喝它的那些好。
先把答案说在前头:正山小种是妥妥的红茶,跟绿茶差得远呢。我第一次分清它们,还是因为在茶店试喝时闹了笑话。当时老板给我泡了一杯正山小种,茶汤是透亮的红褐色,闻着有股淡淡的松香味,喝进嘴里滑滑的,一点不涩口;紧接着又泡了杯绿茶,茶汤是浅黄绿色,喝着带点清苦,咽下去后喉咙里会返点甜。
我问老板为啥差别这么大,他说不用记那些复杂的 “发酵”“工艺”,就看三个地方:一是茶汤颜色,绿茶大多是黄绿、浅绿,正山小种是红褐、橙红;二是口感,绿茶偏清爽,带点苦或鲜,正山小种更醇厚,喝着像 “软乎乎” 的;三是冲泡后叶子的颜色,绿茶泡开后叶子还是绿的,正山小种的叶子会变成深褐色,有的还带点红边。
后来我自己买茶时,还特意对比过。有次在超市误拿了袋绿茶,回家泡了才发现,不仅颜色浅,泡第二遍就没什么味了;而正山小种泡个三四遍,茶汤还是有颜色,香味也还在。现在我办公室抽屉里总放着一小罐正山小种,早上到公司先泡一杯,看着红褐色的茶汤在杯子里晃,闻着那股松香味,感觉一天的精神头都提起来了,比喝速溶咖啡舒服多了 —— 咖啡喝多了会心慌,这个茶喝着很平和,不会让人燥得慌。
再说说男人喝正山小种的好处,不是说它能 “补” 什么、“治” 什么,而是它特别贴合男人平时的生活习惯,能解决不少小麻烦。
第一个好处就是,加班时喝它不容易困,还不刺激。我之前加班到半夜,总爱喝浓咖啡,结果越喝越精神,后半夜根本睡不着,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上班。后来换成正山小种,泡得浓一点,喝下去后脑子会清醒不少,能集中精力改方案、写报告,但不会像咖啡那样让人 “亢奋”。有次加班到两点,喝了两杯正山小种,忙完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第二天起来也没觉得累。现在身边不少男同事都跟着我换了茶,说比咖啡 “温和”,适合长期喝。
第二个好处是,应酬后喝它能缓解嘴里的油腻感。男人难免要应酬,一桌菜下来全是红烧肉、油炸鱼、酱肘子,吃得嘴里又油又腻,喝啤酒只会更胀,喝白酒又辣嗓子。我现在应酬时,都会让服务员给我泡壶正山小种,吃几口油腻的菜,就喝一口茶,嘴里的油味立马就淡了,喉咙也舒服。
有次跟客户吃饭,客户看我总喝茶,还问我是不是不爱喝酒,我跟他说 “用茶解腻,比喝饮料舒服”,他试着喝了两杯,后来结账时还特意问我这茶叫什么,说回家也想备点。有时候应酬完回家,我还会再泡一杯,慢慢喝着,感觉胃里没那么沉了,比直接倒头睡舒服多了。
第三个好处是,跟朋友聊天、独处时喝,特别 “解压”。男人平时压力大,要么跟兄弟凑一起抽烟聊天,要么自己躲在阳台发呆,其实泡杯正山小种能更放松。我周末常跟发小在家喝茶,不用聊工作,就随口扯扯家常,看着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闻着那股淡淡的香味,感觉浑身的紧绷感都松下来了。
有次发小跟老板闹了矛盾,心情特别差,来我家喝了一下午正山小种,临走时说 “喝着茶聊着天,感觉没那么烦了”。还有时候我自己在家看球,泡杯茶放在旁边,进球了喝一口,输球了也喝一口,比喝啤酒少了点燥,多了点踏实。
而且正山小种特别好泡,不用讲究什么复杂的茶具。我在办公室就用普通的马克杯,抓一小撮茶叶放进去,倒上刚烧开的水,等个三五分钟就能喝;在家偶尔用盖碗泡,也不用记什么 “洗茶”“出汤时间”,自己觉得味道刚好就行。之前我爸看我喝,也跟着泡了一杯,说 “这茶不用费劲儿,喝着还顺口”,现在他早上遛完弯,也会泡一杯正山小种,坐在阳台慢慢喝。
可能有人会问,正山小种是不是很贵?其实不用买特别贵的,我常买的那种罐装茶,一百多块钱能喝一两个月,比天天买咖啡、买饮料划算多了。而且买的时候不用挑那些包装花里胡哨的,就看茶叶的颜色 —— 深褐色、条索紧实的一般都不差,再闻闻干茶的味道,没有怪味、有淡淡香味的就可以。
总的来说,正山小种是红茶,不是绿茶,这点记着茶汤颜色、口感就能分清;而男人喝它,不用追求什么 “功效”,就冲它加班时能提神、应酬后能解腻、闲时能解压,还容易泡,就特别适合日常喝。现在我身边越来越多的男人开始喝正山小种,不是跟风,是真的喝着舒服、喝着放松。如果你平时也爱喝茶,或者想换种茶试试,不妨买一小罐尝尝,说不定也会像我一样,慢慢爱上这种红褐色的茶汤和那股淡淡的松香味。
来源:晓丽美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