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场到街头、办赛到兴业,体育激活一座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11:20 1

摘要:盛夏的宁德市体育中心摔跤馆内,摔跤场上对抗激烈,教练不时高声指点;在市体校举重训练馆,杠铃起落间,汗水滴落在木质地板上……一个个拼搏瞬间,不仅是少年们逐梦的起点,更串联起蕉城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

盛夏的宁德市体育中心摔跤馆内,摔跤场上对抗激烈,教练不时高声指点;在市体校举重训练馆,杠铃起落间,汗水滴落在木质地板上……一个个拼搏瞬间,不仅是少年们逐梦的起点,更串联起蕉城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

摔跤比赛

2025年以来,蕉城区把“发展体育、服务群众”作为主线,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三大领域同步发力,人才培养、赛事举办、设施建设、资金保障等一系列举措,让体育逐渐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体育发展从“选苗子”抓起,近年来,蕉城深入中小学挖掘潜力运动员,每年选拔50名优秀体育苗子,完成摔跤、武术套路、举重、射击等10个项目共137名运动员注册工作。110名重点运动员被送往省、市体校系统训练,形成了覆盖摔跤、散打、举重、射箭等多项目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年均训练超千课时,孩子们真是拿出了拼劲。”蕉城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校长说。

依托宁德六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高水平基地,蕉城区在弱势项目上补短板,拓展弱势项目人才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将28名运动员纳入专项培养。

羽毛球全运会项目预赛

正是这种“久久为功”的培养,换来了赛场上的捷报频传:举重选手杨柳月在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64公斤级摘得“双第一”,成功晋级全运会决赛;摔跤小将陈晖在全国U23比赛中夺得男子自由式92公斤级季军;在2025年省青少年摔跤锦标赛上,蕉城队收获3金3银9铜,女子团体列第三、男子列第四,并成功带入省运会铜牌。

竞技成绩节节攀升,也把体育的热潮带进了群众的日常生活。5月,全运会群众羽毛球项目预赛在蕉城打响,千余名来自全国27个省市的选手同台竞技,场馆内人声鼎沸。赛场外,非遗表演、特色小吃同步亮相,群众在掌声与喝彩中尽享体育与文化的双重盛宴。赛事期间,全网话题曝光量突破千万次,直播观看人数超202万,互动2.5万次,蕉城一时成为“全民健身”的热点。

不仅如此,蕉城还把“办赛”延伸到“兴业”,精心推出“跟着赛事来‘蕉’游”系列活动,仅2024年以来就举办17场,涵盖元宵武术展演、全民健身日健身气功表演等,让群众在运动中体验文化、在旅游中享受健康。

摔跤比赛获奖选手领奖

体旅融合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大黄鱼美食嘉年华、霍童线狮体验、冠军品茶宴等活动,让游客在观赛之余流连忘返。据统计,相关赛事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超千万元,逐渐塑造出“活力蕉城·冠军之城”的文旅新IP。

“家门口就能健身,真是盼到了。”在城南镇贵岐村,多功能运动场正在加紧建设,村民陈大伯兴奋地说。体育氛围的升温,激活了设施建设的提速,群众的期待背后,是蕉城区持续加大资金和设施投入的结果。

今年前三季度,全区体育专项经费累计支出721万元,用于健身设施新建和改造以及赛事举办和活动开展。城区“15分钟健身圈”不断织密,村(社区)公共运动场、健身步道次第落地,群众健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与此同时,蕉城还对体育资金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建立定期抽查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用在刀刃上。

霍童健身气功

从赛场上的奖牌闪耀,到全民健身的火热场景,从体旅融合的蓬勃消费,到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蕉城体育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这里的氛围太热烈了,不只是比赛,还有文化、美食和热情的人。”一位参加全运会预赛的羽毛球爱好者由衷感叹。体育带来的不仅是激情与欢呼,更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与精气神。如今,这份活力正在蕉城的街头巷尾生根、发芽、蔓延。(文/图 黄子煖)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