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其实是很多创一代的通病,那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其实你的成功都是吃了时代的红利,员工可以唯你是从,但世界不会绕着你转。
作者 | 燕梳楼
两个中年男人之间的撕逼,几乎霸占了所有热搜。
大家应该也都看到了,罗永浩在机场吃完了西贝,然后吐槽说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太恶心了。
这应该是很多消费者的正常反应,吃完了付了钱还不给评价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是了,但西贝却上演了一场灾难级公关。
是西贝公关不行吗?不不不,而是老板贾国龙亲自上阵,要和老罗决一死战。公关想拉也拉不住啊,不仅公关拉不住,而是很多公关专家也没拉住。
这其实是很多创一代的通病,那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其实你的成功都是吃了时代的红利,员工可以唯你是从,但世界不会绕着你转。
很多读者从昨天就问我,你站谁。实话实说,我本来是站老罗的,昨天晚上就在“燕馆”发文明确表示支持老罗。但一觉醒来,我改站西贝了,因为老罗那边已经站不下了。
昨晚老罗在多个平台同时直播,结果90%以上的人都站老罗。他们就那么喜欢老罗吗?不见得吧。就比如我,很多时候也挺讨厌老罗那张嘴的,但就事论事,并不影响我支持他的观点。
我是长期做公关的,所以主要从公关角度解构,为什么说西贝这场公关注定会失败,而且是灾难级的,这并不是说贾国龙法律意义上做错了什么,而是他没搞清楚对手是谁,诉求是什么。
首先遇到问题,你得分析对手是谁。一看无名人氏,爱搭不理,一看是老罗,马上就来劲了,老板就亲自上阵,这就是公关大忌。事实上无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老罗,他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消费者。
其次是自证清白,又是召开发布会,又是公布老罗菜单(话说你凭什么公布人家菜单啊),力证自己100%不是预制菜。这话说得也太满了,人民网此前报道,点名真功夫、西贝等连锁餐饮预制菜占80%以上,到底是谁在撒谎?
再次是习惯性地教育消费者,把后厨全部开放参观,结果呢,消费者一看哇塞你这怎么全是从冰柜里拿出来解冻的呀,如果这都不算预制菜,那什么才是预制菜?你们这到底有没有大厨,还是只有微波炉操作工?
第四是要起诉老罗,而且连用了三个“一定”。这下就把所有人都吓出一身冷汗,我在淘宝上给的差评会不会被起诉?我在朋友圈吐槽白菜园会不会被跨省?消费者就是吐个槽就要吃官司,这太可怕了。
所以你要问为什么90%的人支持老罗,不是老罗有多优秀,而是被西贝逼到了老罗这一边,希望通过老罗这个嘴替帮他们表达。大家反对的是预制菜吗?是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最后说说老罗是谁。贾国龙虽然很牛逼,但跟舆论场里的老江湖罗永浩相比,根本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历数老罗口水仗的战绩,除了锤子手机,从来就没输过。所以这场撕逼西贝必败无疑。
市场反应也是显而易见的,昨天西贝门店一天少了200万。然后他们就发了一封公开信,我看语气就缓和多了。这说明任何一家企业把自己置于消费者对立面,即使你再“悲壮”,也没用。
其实老贾搞这么多年餐饮,未必不知什么是预制菜,国家标准和消费者口感是两回事,为什么还非要硬刚老罗呢?无非是觉得老罗算什么东西,也敢来我这儿砸场子,然后脾气就上来了。
老板决定的事情,公关当然拉不住。那就让老板可劲作吧,反正企业也不是自己的。本来大家不知道西贝难吃还贵这事,现在知道了,而且还知道吐槽还要吃官司,谁见着不得躲着走?
建议老贾学学巴奴的老杜。记得去年老杜也曾教育过年轻人,没钱就不要吃巴奴,那不是你能消费得起的。翻车后也百般解释,最后还是听了劝,公开跟大家道了歉。
我也希望所有老板都能从中得到警示,当看到消费者吐槽时,不要第一时间想着反驳,学会接受不同意见,而不是从法律定义去硬刚,真诚沟通与法律威胁更有效。
毫无疑问,西贝的老板上阵、公布菜单、坚称100%预制菜、开放透明厨房、公开宣称起诉消费者,没有一个是正确姿势,也必将成为公关失败经典案例。
最后也给读者们一个建议,就是尽量不去商场或商业体吃饭,尤其是里面的餐饮连锁,因为有“无明火”的消防限制,所以基本都是预制菜。
我说的预制菜当然不是贾老板所说的预制菜,而是没有“煎炒烹炸”带着锅气的都是预制菜,什么叫中央厨房?不就是预制产房嘛。
所以大家一个共同感受就是,菜没菜味肉没肉味,吃到嘴里味同嚼蜡。我们争取的是,你得分类分级标注,明确告诉消费者。
虽然老罗那边已经站不下了,但我还是表达支持。不为别的,就为“吃个明白”。
因为他争取到的光,将照到我们每一个人。
来源:燕梳楼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