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秋天都快过半了,还有不到10天就要进入秋分节气了。老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从这段时间的天气来看,气温确实下降了不少,白露过后,北方冷空气开始转守为攻,冷空气不时南下与暖湿气流交汇带来了几场秋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秋天都快过半了,还有不到10天就要进入秋分节气了。老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从这段时间的天气来看,气温确实下降了不少,白露过后,北方冷空气开始转守为攻,冷空气不时南下与暖湿气流交汇带来了几场秋雨,在雨水的作用下,夏日的燥热感已逐渐被稀释干净。
《春秋繁露》中表示,“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昼夜均而寒暑平。”说的是秋分节气非常特殊,在秋分交节这天,太阳抵达黄经180度,阳光直射赤道,白天和夜晚时间一样长,而秋分又正好处于秋季的中间,有平分秋色的意思。秋分除了在气候上有所转变外,它对农事活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常年在进入秋分节气前后,北方地区的人们就要开始播种冬小麦了,而南方的晚稻也趋于成熟,农民朋友既要忙着收割稻谷,还要翻耕土地准备播种油菜,到处一派丰收场景。农谚“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描述也是秋收时节的场景。
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秋分是非常的一个重要的节气,特别是对于农民来说,秋分时节天气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秋天的收成。所以在古时,人们是非常关注这个节气期间的天气的,老祖宗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了一些农谚来通过秋分时节的天气来预测秋冬季节的气候。有句老话说,“冷不冷,就看秋分”,9月23日秋分,今年会是冷冬吗?看农谚怎么说的!
“一声雷”表示出现电闪雷鸣,“二月回”指的是农历二月份。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秋分前后出现打雷的话,表示要变天了,正常来说秋季应该是少雷少雨的,这个季节出现打雷表示暖湿气流依旧强盛,当暖湿气流碰到北方南下的冷空气时就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导致强降雨。
秋季多雨话预示着气温低,天气寒冷,而这种低温天气会一直持续到来年二月份,也就是“惊蛰”前后了。
这句农谚通俗易懂,是说如果在秋分时节就冷空气异常活跃,隔三差五南下降温导致天气非常寒冷,这样的年景一般预示着到了“三九”时节将会比往年更冷一些。“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四九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一段时间。
综上来说,按照古人总结的农谚来看,如果在秋分时节出现打雷闪电或者频繁冷空气降温的话,往往到了冬季会更加寒冷一些。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现代气候相较于古时已经变化很大了,所以古时的农谚放到现在也不是百分百准确的,气象预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但老祖宗们总结的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
来源:三农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