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3日,智界超级工厂,首批智界新款交付到全国首批用户手中。8月25日正式上市后,智界新款在十几天内大定突破21000台,从消费者决策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智界在短时间内实现上市与高效交付,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智能汽车的消费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9月13日,智界超级工厂,首批智界新款交付到全国首批用户手中。8月25日正式上市后,智界新款在十几天内大定突破21000台,从消费者决策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智界在短时间内实现上市与高效交付,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智能汽车的消费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用户不再仅仅为“车”本身买单,更是在选择一套体系、一种生态和持续进化的体验。智界品牌2.0阶段的推进,恰恰成为观察这一转变的典型样本。
从“配置比拼”到“体验优先”,用户决策逻辑悄然改变
曾几何时,20-25万元级汽车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参数与配置的竞争:续航多少、零百几秒、屏幕尺寸、雷达个数……但在智界新款的用户选择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趋势。
例如,极光绿车漆在新款智界R7车型选装率达24.8%,罗兰紫内饰在智界新S7中更占到60%。这些“感性配置”的高比例说明,年轻一代消费者正在跳出传统性价比框架,更注重设计与情感价值。汽车不再是冰冷的机械产品,而是个人审美与生活方式的延伸。
更值得注意的是辅助驾驶功能的用户认知转变。智界全系搭载华为ADS 4,不仅交付即可用,而且经过大量用户上路检验成熟可靠。此举实际上回应了一个用户痛点:不少品牌将辅助驾驶作为宣传亮点,但实际交付时功能并未完全开放,导致体验割裂。智界选择说到做到,其实是在建立一种新的信任契约。
“可靠交付”成为新的品牌竞争力
近年来,用户越来越关注新能源汽车能否按时交付、品控是否稳定,尤其是发生在部分新品牌上的延迟交付、品控翻车等问题,让“可靠”本身成了市场稀缺价值。
智界新款作为智界品牌2.0阶段的落地成果,周期紧凑,并未让用户陷入漫长等待,背后的超级工厂功不可没。智界超级工厂由华为技术深度赋能,融合了华为的品控标准和奇瑞的制造经验,实现了冲压、焊接、涂装100%自动化,关键质量参数全程可追溯,华为AI检测技术、品质标准贯穿全流程,确保智界远超行业的质量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智界采用鸿蒙智行归一化供应链,与问界、尊界工厂采用同样的供应体系,带来越级体验。这些保障虽在“幕后”,却是用户敢买、愿等的关键。
生态化体验:用户买的不是车,而是一个“可进化”的移动空间
如果说硬件是智能汽车的骨架,那么软件与生态才是让其持续“活下去”的灵魂。智界在这方面的布局明显具有前瞻性。
华为赋能的无麦K歌2.0、小艺智能体、HUAWEI SOUND音响等,都不是孤立的功能,而是嵌入华为智慧生态的一部分。这意味着用户一旦选择智界,就进入了一个不断升级的软硬件体验闭环。常用常新,正在成为现实。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智界老车主也将升级华为ADS 4。这一举措打破了过去“买车即定型”的行业惯例,体现出智界对“全生命周期用户体验”的重视。它向市场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智界不仅仅是在卖车,更是在运营一个可持续更新的产品体系。
低调务实,智界2.0的差异化声音
在当下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智界选择把重点放在交付保障、品控标准和用户体验这些“基本功”上,这种务实在用户端建立了差异化的信任感。尤其是当消费者逐渐理性,开始关注长期用车体验和服务可靠性时,智界所强调的“华为标准制造”“归一化供应链”“产销服一体化”等实实在在的体系优势,更容易赢得他们的认同。
智界首批车辆的交付,表面上交的是钥匙,实质上交付的是一种信任。是用户对品牌兑现承诺的信任,对制造标准的信任,也是对持续进化体验的信任。
在智能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的今天,智界似乎正在尝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潮水退去,什么才是真正可持续的用户价值?它的答案不在参数表里,也不在发布会PPT中,而在于是否真正理解这一代用户的真实需求,并用一套可靠的系统去实现它。智界2.0才刚刚发车,但它的方向,已然清晰。
来源:Tech情报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