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主食快被大米占领,为何全球主粮却是小麦呢?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16:50 2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主食逐渐被大米占领,但全球第一主粮却不是水稻,而是小麦,种植面积达2.2亿公顷,相当于我国的四分之一国土面积。那小麦凭什么能成为全球主粮呢?

我国北方地区主食逐渐被大米占领,但全球第一主粮却不是水稻,而是小麦,种植面积达2.2亿公顷,相当于我国的四分之一国土面积。那小麦凭什么能成为全球主粮呢?

对于“谁是最强主粮”,大家看法可能不一,位列前茅的必定是玉米、水稻和小麦,尤其是当下大米开始占据北方地区的情况下,就比如2003年,我国北方地区的军粮供应就从原来的40%大米和60%小麦粉,调整为了60%大米和40%小麦粉

然而根据数据统计,2023-2024年度,全球小麦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245亿公顷,总产量为7.7亿吨,而水稻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分别是1.67亿公顷2.1亿公顷,产量则为7.64亿吨12.54亿吨,那可能就有人说了,玉米产量产量这么高肯定是最强主粮呀!

那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这三大主粮了。首先来说玉米,虽然它的产量远高于小麦和水稻,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玉米因为用途多样,每年仅有不到5%作为粮食被直接食用,所以只是以副食补充的身份占主粮消费的一小部分,而饲料消费占比却能达到60%

接着再来说说水稻,因为喜欢夏涝秋旱的生长环境,所以受地理条件限制极大,90%的产区都位于亚洲地区,所以只是在亚洲强,再加上中国和印度是全球人口数量排名前列的国家,因此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但不是全球主粮

再反观小麦在我国可以做馒头、面条,在国外则是饼干、面包和披萨等,在全球都很强,所以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 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并且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每年国际市场上流通的小麦超2亿吨贸易量远超水稻和玉米,是全球粮食贸易的硬通货,可见其重要性。

那是不是就有人疑惑了,既然小麦这么重要价格肯定很高,然而实际上是国内小麦保护收购价为一吨2380块钱,国际小麦的出口价格却只有1700块钱一吨,为何我国小麦收购价会比国际收购价还高,这样不是亏本了吗?

这主要是种植模式的差异。就拿美国来说吧,地形以平原为主,所以农业以大型农场为主,一个农民能管3000亩地,且机械化程度极高,无人机播种、施肥,机械灌溉和收割,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还能减少粮食损失。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导致土地分散,且种植形式更注重精耕细作,一个家庭也就几亩地,就拿种植小麦来说吧,亩产800-1000斤,按照我国2025-2026年度,小麦每50公斤119元的最低收购价来计算,最高收入也不过才1190元再除去种子、化肥、农药这些成本之后,种地其实是亏损的

所以我国每年会根据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以及国内外市场价格、产业发展等因素,来设置粮食最低收购价以及种地补贴等政策,避免“谷贱伤农”,从而保证我国粮食市场的稳定性。另外,我国的小麦目前只能做到自给自足,还无法向国外出口,甚至还需要从国外进口高筋和低筋面粉,所以不存在亏损的情况。

来源:科学怂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