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我饰演了您,我也来接您回家”
朱一龙作为文娱界唯一代表出席仪式,迎接烈士们回家。
央视镜头下的朱一龙,一身正气,温文尔雅。
他被风吹起发丝露出额头,比红毯上精心打造的造型更吸引人。
“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有文化”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被问到:“此刻站立到这个仪式的现场,你现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他说:“就是震撼,然后还有感动,能感受到祖国以最高礼仪在迎接烈士们回家”
文化工作者首先要有文化,朱一龙的采访中有一分多钟不间断不打哏且现场组织的语言,很有逻辑而且言之有物。
他采访说“希望这种精神和中国英雄的光辉形象在光影中得到永生”,真是浪漫又震撼。
他之前在《志愿军》饰演的战士李想,20多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在战场上拉响炸药,和敌人一起赴死,为国捐躯。
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军长,我们回不来了,一营倒下了,你们继续前进”。
而此刻,朱一龙的发言好像是跨越时空的对话。
朱一龙接李想们回家,中式浪漫联动盛世如你所愿。
他说:“我觉得李想,他一定会特别欣慰,因为如他所愿,祖国一定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
他饰演了《志愿军》的李想,现在又亲身接英雄回家,这种「从角色到现实的传承」太戳心了!就像他说的“山河铭记”,我们真的不能忘记,今天的安稳,是无无数普通人拼了命换来的。
7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那年朝鲜半岛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严寒,有的部队一天要步行100多里,有的战士在战斗中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直到牺牲时还保持着战斗姿势。
几乎和我们年龄一样大的先辈们把忠骨留在了战场上。
从早期的民航包机,但我们有当我们有运-20运输机,从歼-11B护航到四架歼-20编队,用“凯旋”呼号护送先辈回家。
沈阳青年大街到烈士陵园沿线悬挂3500面国旗,市民自发献花静候,国家和人民都没有忘记烈士先辈们。
想起影片《志愿军》中,李想牺牲前一个舔糖纸的动作让人泪目,他靠着那一点点甜撑到了最后,从双眼湿润到赤红着和敌人再战。
抗美援朝胜利的背后,不是“神”的奇迹,而是无数个“李想”,无数个“渴望甜”的普通人用血肉之躯拼出来的结果。
文章的素材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来源:lucky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