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宣称大捷,乌克兰夺回一个州,俄整个夏天打光21万兵?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3 16:56 1

摘要:9月,黑海之畔的乌克兰局势再起波澜。联合国安理会最新通报显示,俄乌冲突已持续超过三年,累计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仍在持续扩大。就在本月中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高调宣布:“乌克兰军队已夺回对苏梅州的控制权,彻底阻止了俄军的进攻势头。”这一消息迅速成为全球舆论焦

9月,黑海之畔的乌克兰局势再起波澜。联合国安理会最新通报显示,俄乌冲突已持续超过三年,累计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仍在持续扩大。就在本月中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高调宣布:“乌克兰军队已夺回对苏梅州的控制权,彻底阻止了俄军的进攻势头。”这一消息迅速成为全球舆论焦点,各大国际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乌克兰东部前线局势在过去三个月发生了显著变化。据路透社、BBC、新华社等多家权威媒体交叉印证,乌克兰军队于8月底至9月初,在苏梅州发起了有针对性的反攻,经过连续数周的激烈战斗,成功重新掌控了该地区的大部分要地。

乌国防部公开的战报显示,自今年夏季以来,俄军在苏梅方向投入了数万兵力,但在乌军的精确打击与坚决防御下,多次进攻均告失败。乌方统计,俄军在苏梅州及周边战线的损失异常惨重,单6月至8月,俄方伤亡人数高达21万,装甲车辆与重型装备损毁数字创下新高。北约情报部门的分析报告也指出,俄罗斯在夏季攻势中的战斗力消耗远超预期,指挥系统和后勤补给频频出现断档,直接影响了其整体攻势节奏。

在苏梅州反攻战中,乌军不仅收复了失地,还通过精细化火力调度,有效利用西方援助的高精度武器,使俄军主力部队陷入被动。英国《泰晤士报》援引乌克兰参谋部消息称,乌方在红军城等地采取“有选择性撤退与反包围战术”,将部分战略价值较低的地带暂时让出,以引诱俄军深入后实施反击。这种灵活作战的思路,在近几个月的实战中收获明显成效。

俄罗斯在2025年夏季发动的“新攻势”原本意在通过集中兵力突破乌克兰北部战线,进而为后续谈判争取更多筹码。然而,来自美国国防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权威机构的多份报告均显示,俄军此次攻势遭遇了近年最大规模的人员与装备损失。

俄军伤亡高企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乌克兰引入了包括“海马斯”多管火箭、IRIS-T防空系统、无人机集群等一系列现代化武器装备,极大提升了前线部队的打击能力。其次,北约持续为乌克兰提供情报支持与后勤保障,使乌军能够在战术层面保持对俄军动向的高效掌控。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OHCHR)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俄军今年夏天在乌克兰各战线的阵亡与重伤人数,已超过去年同期三倍,21万这个数字虽为乌方说法,但西方多家情报机构认为其“高度接近实际水平”。

除苏梅州外,库皮扬斯克至库尔斯克一线也成为乌俄双方反复争夺的焦点。乌军多次利用无人机和远程火箭炮对俄方据点实施打击,造成俄军补给线严重受挫。俄方多次调集预备队增援前线,但在战场主动权上始终未能扭转劣势。

战场的另一面,是空袭和无人机攻防的持续升级。9月初,乌克兰首都基辅及西部多地再度遭受俄军大规模导弹与无人机袭击。波兰国防部公开表示,俄制无人机多次接近其东部边境,迫使北约空防力量高度戒备。仅9月上旬,波兰空军拦截俄制无人机的行动就多达5次,但拦截率不及乌克兰。

据乌克兰空军司令部披露,8月下旬至9月中,乌军共击落俄军160架各型无人机以及5枚制导炸弹,有效阻止了俄方针对基础设施的破坏行动。国际防务分析师认为,乌克兰在“无人机防御”上的经验与创新,已成为欧洲多国研究的样板。与此同时,乌方也利用大量自主研发和西方援助的无人机,对俄边境布良斯克州等地实施反击,导致俄境内油气设施频繁遭袭,引发多次爆炸和火灾。

北约东翼的安全局势也因俄乌冲突持续升级而变得日趋敏感。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已多次要求加强空防合作,欧盟也在9月初通过了新一轮针对乌克兰的安全援助计划。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布鲁塞尔公开表示,欧盟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包括防空系统、弹药与应急救援在内的多元化支持。

尽管前线战报频传捷报,但谈判桌上的进展并未同步推进。联合国驻欧洲特使透露,5月至7月,俄乌双方曾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三轮直接谈判,除战俘交换外,核心的停火和领土问题依旧分歧巨大。

俄方坚持必须在“特定进程完成后”再谈领导人会晤,乌方则要求尽快确定协议框架。会谈地点也成新的争议点,俄方多次邀请乌方前往莫斯科,乌方则坚持只接受基辅或第三方中立国作为谈判地点。

最新一轮谈判破裂后,俄乌双方在媒体和外交场合的“舆论战”升级。俄总统信息局称,俄军已彻底掌控乌克兰南部与东部多个战略节点,并对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形成持续打击能力。乌克兰则通过总统办公室、国防部等渠道反复强调“只要基辅不被全面吞并,乌克兰即为胜利”,并要求西方盟友加大对乌援助力度。

外部援助方面,2025年夏季以来,美国和欧盟的对乌援助规模出现波动。美国国防部9月初发布声明称,因战略储备压力及中东局势紧张,部分高端防空武器(如“爱国者”防空导弹)的供应暂时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多家能源与经济智库指出,欧洲各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正受到国内经济压力与通胀影响,援助背后的地缘利益考量日益明显。法国近期提出“以安全保障部队名义参与乌克兰重建”,引发外界对欧洲国家资源争夺的新一轮讨论。

乌克兰在新一轮冲突中的战略重心已发生重大转变。2022年战争初期,基辅高层始终坚持“收复全部领土、拒绝一切妥协”政策。但今年以来,随着国际援助的不确定性加剧及俄军攻势反复,乌克兰的“胜利标准”不断调整。泽连斯基最新公开表态显示,如今乌方的底线已回落至“只要不被全部吞并,乌克兰就算胜利”。

多家西方智库认为,乌克兰的战略调整反映了其对现实力量对比的冷静评估。尽管乌军在苏梅等地取得局部突破,但在东南部顿巴斯、扎波罗热等战略要地,战事依然拉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9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乌克兰全国经济总量已较战前萎缩至60%,人口持续流失,社会保障体系面临巨大压力。

乌克兰的谈判姿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年初,基辅方面仍强调“加入北约是最终目标”;进入秋季,乌方则多次向欧盟、北约发出“希望获得安全保障即可”的信号。基辅市长克利奇科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表示,乌克兰民众最关心的是基本生存与安全,而不是“对领土的抽象追求”。

参考资料:最新!泽连斯基:只要俄罗斯没有“全面占领”乌克兰,就是乌克兰胜利

2025-09-08 22:33·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素年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