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古浪大地田野间满是丰收的忙碌景象。雪川薯航农业发展(武威)有限公司的机械化收获与智能化储存技术,正为马铃薯产业注入强劲科技动力,让每一颗饱满的马铃薯从出土到入库都全程享受“科技护航”,实现收获高效低损、储存长效保鲜的全新升级。
金秋九月,古浪大地田野间满是丰收的忙碌景象。雪川薯航农业发展(武威)有限公司的机械化收获与智能化储存技术,正为马铃薯产业注入强劲科技动力,让每一颗饱满的马铃薯从出土到入库都全程享受“科技护航”,实现收获高效低损、储存长效保鲜的全新升级。
机械化采收马铃薯
在西靖镇圆梦新村雪川马铃薯种植区,多台大型马铃薯采收一体机正开足马力穿梭田间,成为丰收季最亮眼的“科技主角”。这些收获机搭载了一体化作业系统,前端旋转挖掘铲能破开土壤,将埋在地下的马铃薯精准翻出,紧接着通过分拣传送带完成泥土与杂草的自动分离,一颗颗表皮完整的马铃薯便整齐地落入后方收集包,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过多干预,实现了“挖掘-分拣-收集”无缝衔接。
“我们使用采收一体机作业,单机日采收量可达20亩左右,马铃薯损伤率还能控制在5%以内。目前,共有15台采收机同步作业,整体采收工作预计在10月中旬收尾。”雪川薯航农业发展(武威)有限公司采收负责人史晋标说。
种薯贮藏库
值得一提的是,雪川公司针对种植区沙质土的特性,专门对收获机械进行了优化调整——将机械履带加宽至60厘米,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效提升了采收效率;同时用软质橡胶滚轮替代传统金属分拣部件,通过柔性接触进一步降低马铃薯表皮划伤、磕碰的风险,确保每一颗采收的马铃薯都保持良好商品品相。而这份高效,早在春耕时便已打下基础。雪川公司投入的一体化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播种、覆膜等多道工序,还能借助卫星定位系统精准控制株距与播种深度,误差不超过3厘米,出苗率高达98%以上,为后期高效采收与高产筑牢根基。
收获后的马铃薯,随即被转运至位于新堡乡的现代化储存基地,两座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气调储库早已准备就绪,为马铃薯打造起“专属保鲜空间”。与易出现发芽、腐烂等问题的传统储存方式不同的是,气调储库通过精准调控环境参数,让马铃薯实现长期新鲜保存。库内温度被稳定控制在2-4℃,既避免低温冻伤马铃薯,又能抑制微生物活动;湿度保持在85%-90%,有效减少马铃薯水分流失,防止表皮皱缩;更关键的是,通过特殊设备将库内氧气浓度降至5%-8%、二氧化碳浓度提升至3%-5%,借助气体比例调节抑制马铃薯呼吸作用,从根本上减少发芽与腐烂情况。
马铃薯储存气调库
据雪川薯航农业发展(武威)有限公司马铃薯仓储主管吴峥介绍:“我们目前每天马铃薯入库量约4800吨。马铃薯入库后,部分原料送往雪川食品加工厂,部分留存种薯。我们贮存马铃薯采用现代化智能气调库,可以使马铃薯储存期延长6个月以上,即便经过长时间存放,出库时的品质仍与刚采收时相差无几。”
从田间地头的机械化高效采收,到储存基地的智能化精准保鲜,在古浪大地上,雪川薯航农业发展(武威)有限公司正以科技为笔,描绘出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画卷。这不仅让马铃薯产业实现了“质”与“量”的双提升,更推动了传统种植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
记者:王占辉
来源:看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