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气动漫作品《葬送的芙莉莲》讲述了勇者一行人打倒魔王后,队伍中的精灵魔法使芙莉莲追随勇者欣梅尔的脚步,踏上自我救赎之旅的故事。
现在的年轻人知道“勇者”吗?
人气动漫作品《葬送的芙莉莲》讲述了勇者一行人打倒魔王后,队伍中的精灵魔法使芙莉莲追随勇者欣梅尔的脚步,踏上自我救赎之旅的故事。
但就是这样一段描述,引起了部分网友的讨论。
日本漫画家摩耶薰子最近分享了一位网友因不了解“勇者”概念而在观看《葬送的芙莉莲》时感到困惑的经历。
她表示,有名网友我看了《葬送的芙莉莲》后,首先想问“勇者”是什么?这到底是什么概念?”
于是,日本网友就开始热议:“勇者”是否已成为日式奇幻作品的必备前置知识,仿佛大家默认都该知道,作品中也不会特意多做解释。如果没有“奇幻系游戏”的基础知识,就开始就难以理解了。
在《葬送的芙莉莲》原作漫画第一话中,描述了“打倒魔王的勇者一行人”。
在官网的人物介绍中,欣梅尔被描述为“打倒魔王的勇者队伍的勇者”。
在介绍队伍成员时,也将“勇者”与“战士”“僧侣”“魔法师”并列,那么“勇者”也算是一种职业吗?
有点年纪的朋友可能瞬间就反应过来,勇者、战士、僧侣和魔法师,这不就是早期日式RPG的标准配置吗?
但对于部分群体熟悉的东西,对另外一批特别是年轻的群体,或许就是非常陌生的存在。
针对如何定义“勇者”的问题,日本网友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原本“勇者”只是指“勇敢的人”,后来却变成了“精通剑术和魔法的主角”,我觉得这得归功于《勇者斗恶龙3》。
——明明即使只擅长魔法、不擅战斗,但凭借智慧和勇气化解危机的人,也可以是“勇者”啊……
——在《葬送的芙莉莲》中,勇者欣梅尔的队伍是:勇者、战士(坦克)、僧侣(恢复魔法)、魔法师(攻击魔法)。与其说是奇幻作品,不如说是《勇者斗恶龙》创造的系统被内化为作品常识的动漫。如果不了解这套“常识”,理解门槛就会大幅提高。
——“勇者”这个词因《勇者斗恶龙》而在日语中有了新定义,基本上就是“英雄”吧。或者说,因为其特殊性和唯一性,也可理解为“救世主”。不过“救世主”这个词宗教色彩较强。所以我个人更偏好“英雄”“勇士”“使徒”“英杰”这些称呼。
——“勇者”这个词在日本1200年代的古典文学中就已存在,用来表示“勇敢之人”。但让这个词被大众广泛认知,还得等到《勇者斗恶龙》初代的出现。或许从那时起,勇者才逐渐被固定为“既能用剑战斗又能使用魔法的职业”这一RPG概念。
——其实勇者的概念主要基于《勇者斗恶龙》。在《最终幻想》中,会说“水晶战士”或“光之战士”,而不会称作“勇者”。
——网络小说作品大多也以《勇者斗恶龙3》或《勇者斗恶龙4》的世界观为蓝本,“勇者对抗魔王”的结构也源自于此。在欧美等的奇幻作品中几乎没有“勇者”这一概念,而是使用其他称呼。
——我其实也不算很了解勇者的概念,不过常见的“插在岩石上的传说之剑只有勇者才能拔出”这种设定,应该是源自亚瑟王传说吧。所以给我的印象是,西欧的神话与古典文学逐渐延续,影响到近代与现代文学,再进一步影响了电影、游戏、漫画的世界观。
——最近奇幻作品中的“勇者”,即使有基础知识,也常常让人搞不清他凭什么被称为勇者……像那种“被勇者队伍放逐”的作品,里面的“勇者”往往只是既无血统也无实绩的普通冒险者。
你是如何了解“勇者”这个概念的呢?
对于从FC时代过来的我来说,这是一个英雄主角、陪伴我度过每一个假期之夜的的专属职业。
对于“勇者”,还是非常有感情的。
来源:和风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