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出意外的是,信誓旦旦要去学校吃早餐的娃,逐渐难以叫起,有两天他会从学校食堂买好早餐,第二天早上,一边吃饭一边大脑开机,我在顺着车流把他放到学校门口,忐忑而勇猛的汇入通勤的家长车流;看着早上从暑假里40分钟顺畅抵达,拥堵到60分钟的新常态,我且怂且前行。
已过白露,早晚的温度渐渐宜人。
不出意外的是,信誓旦旦要去学校吃早餐的娃,逐渐难以叫起,有两天他会从学校食堂买好早餐,第二天早上,一边吃饭一边大脑开机,我在顺着车流把他放到学校门口,忐忑而勇猛的汇入通勤的家长车流;看着早上从暑假里40分钟顺畅抵达,拥堵到60分钟的新常态,我且怂且前行。
晚上去接娃,逐渐成为习惯。21点钟,穿好衣服,揣一把瓜子在兜里,一边走,一边嗑。沿着门口停车场一样的大马路,听着虫鸣,闻着草香,看着万家灯火,嚼着几颗瓜子。走到学校门口,看着保安大哥的防爆器,总是哑然失笑,太像结界兽了。学校里,灯火通明的教室;校门口,警灯摇曳的流动岗,路两边,一排排整齐的车辆和焦急等待的家长。几声钟鸣,学生们鱼贯而出,或三五成群,或两两成组,或独来独往。跟家长的会面,就像是游戏里的连连看,有的拿着面包炫耀着抢到了爱吃的口味,有的一个眼神对望就消失在马路的另一侧,有的蹦蹦跳跳的走到骑车来接的家长身边,一组组消失在校门口。
我家的总是一个人,背着“作样子”的书包,拎着“自修书”的帆布袋,在人群的尽头慢慢走来,笑嘻嘻的。对上暗号,我俩一路步行,路上听他讲着在学校的趣事,偶尔被他的想法惊到,总会被他的长大开心。
这一周邂逅了教师节,高中学校组织他们到初中母校返校,娃很开心,暑假没有回学校看老师的遗憾,总算是圆梦了。见到了久违的同学,见到了久违的老师,我想这也是一次正式的告别,让他们真切的知道,他们真的不再是初中生了,生命的新阶段已经正式开启。第二天,刷到一个他的初中校友的探校视频,主播真诚的怀念和对老师的谢意,看的我微微泪目,也许这就是成长。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你都要继续向前。
来源:国粹艺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