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贾宝玉跑了老远的路去祭奠金钏儿,林黛玉说,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世界上的水是相通的吗?”
李彤的这个问题,林黛玉早就回答过了。
贾宝玉跑了老远的路去祭奠金钏儿,林黛玉说,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让李彤说出这个问句的人是白先勇先生,就很合理。
毕竟他说过,贾宝玉就是他的故事。
谢晋导演在1989年,拍了一个1949年的故事。
李彤,从众星捧月的天之骄子,到醉生梦死的无根浮萍,中间隔了一艘“太平”轮。
电影名叫《最后的贵族》,本身就有争议。
李彤和她的姐妹们,非富即贵,却未必称得上“贵族”。
即便如此,她们的生活、情感和精神状态,也超越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普通人的认知范围。
生硬和造作在所难免。
影片的前半部分,努力营造出来的“摩登”气氛只是表象,并没有真正的“摩登”气息。
但是从酒吧夜谈开始,到“魂断威尼斯”,潘虹多迷人啊。
昏黄的街灯下,卸去残妆的李彤,身着白色衫裙出现在楼门口,在陈寅的视线里缓缓走近,她停下来,向车窗探身……
那种孤独落寞的状态,潘虹拿捏得多么准确。
酒吧里响起Billie Holiday悠扬的爵士女声,一对昔日爱侣没有对白,潘虹的侧颜深邃绝美……
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这十几年去了哪里?做了什么?遇到些什么人?受了什么委屈?
物是人非,此刻会想起电影开头时的生日晚会,还没有完全适应自己角色的“李彤”,也是一袭白裙……
当她把祖传的祖母绿当作“一块石头”,戴在陈寅女儿手上时,观众都能猜到,那个悲剧的结局不可避免。
苍茫暮色中的圣马可广场,成群的鸽子,一位穿着黑色披风的孤单女子……
沧桑、凄凉、落落寡欢,这样的回眸,只能是潘虹。
生于威尼斯,逝于威尼斯,威尼斯的水像母亲一样拥抱她。
殊途同归,她溯流而去,在水下世界中寻找灵魂家园、与父母团聚。
其实从得知父母噩耗的那一刻开始,曾经意气风发的“李彤”,就已经不在了。
电影最后几分钟的戏,是原来小说中没有的,也许就是林黛玉,给了白先勇先生新的灵感。
漂泊半生的异国乐手和李彤同病相怜,他优美哀伤的琴声,直入心底。
就像一个无处安放的游魂,在告别。
潘虹,真的是风华绝代。
记得潘虹曾经说过,李彤,是和自己比较相像的一个角色。
外表孤傲刚强,内里幽怨苍凉,沧桑之后还残留一丝倔强,仿佛就是她的人生际遇。
不过,要说整部电影的女演员中,谁的气质最与原著相符,还得是饰演李彤母亲的卢燕前辈。
如果她没有演过林黛玉的外祖母,那该有多好。
来源:我来我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