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月上旬,豫东北的清晨已带了些许凉意。早上七点半,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北医院门诊大厅早已人头攒动。骨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每个义诊台前都排起了队。76岁的台前县村民李大爷一早就让儿子开车送他来,“听说省里专家今天都来,我这老腿疼了多年,得让他们瞧瞧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 通讯员 张晓华 崔冰心 张书豪
九月上旬,豫东北的清晨已带了些许凉意。早上七点半,河南省人民医院豫东北医院门诊大厅早已人头攒动。骨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每个义诊台前都排起了队。76岁的台前县村民李大爷一早就让儿子开车送他来,“听说省里专家今天都来,我这老腿疼了多年,得让他们瞧瞧。”
这一天,是豫东北医院开诊一周年的日子,也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百年省医 福泽行动”系列惠民活动的首场义诊。一年前,这家坐落于河南东北角、紧邻山东的医院正式运行,目标直指“大病不出县”。如今,从数据到故事,从专家到患者,都在无声诉说着一场医疗资源下沉的扎实实验。
---
从“一个月20条”到“一天30条”
“刚来的时候,我们科一个月也就做20条胃镜,还主要是检查。”刘博伟是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也是豫东北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一年前,他和同事肖伟、张振娟一同派驻到这里。那时,内镜下切息肉还要请外地专家。
如今,科室一天就能完成近30台内镜手术。从2024年9月2日到2025年同一天,消化内科完成了4020台内镜手术,其中三、四级高难度手术440台。更让刘博伟自豪的是,ERCP(经十二指肠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治疗)、EUS(超声内镜)、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这些以往仅在少数三级医院开展的技术,如今已在这里常规开展。
变化不只发生在消化内科。
在骨科,张振专家带领团队开展了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交叉韧带重建等微创手术,甚至完成了关节镜下膝关节多发韧带重建术;普外科专家陈文超团队开展荧光导航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等14项新技术;眼科董良团队完成了200多例青光眼、白内障手术,包括濮阳地区首例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
“技术来了,患者就不用走了。”刘博伟说。
---
每周日那辆开往县城的班车
技术是怎么“长”在县城的?答案藏在每周日傍晚那辆从郑州出发的大巴车里。
车上有140多人,都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管理骨干和医护专家。他们周一到周五在豫东北医院出门诊、做手术、带教学,周五晚上再返回郑州。一年来,这趟班车从未间断。
专家下沉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常驻带教。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推动的“一体化管理”,让豫东北医院全面“移植”总部的制度、标准和流程。一年时间,医院制定完善78项医疗制度,修订5本护理指导书,质控病历7550份,开展培训300余场。
但比制度更难能可贵的,是“人”的成长。
---
“导师制”与“带不走的医疗队”
苗风楠是豫东北医院肾内科的医生。今年,她成为首批被派往河南省人民医院总部学习的“学员”。她的导师是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张宏涛,学习重点是血管通路技术。
“老家很多透析患者,如果管道堵了、窄了,只能往外地转。如果我能把技术带回去,老百姓就方便多了。”她说。
像苗风楠这样的学员,还有重症医学科的李斌元、口腔科的王婷婷。他们将在省医进行为期三年的驻点学习——“导师制”是豫东北医院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创新。
此外,医院还根据薄弱科室需求,灵活选派人员到郑州进行3~6个月的短期培训。一年来,累计7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赴总部进修,医院内部开展培训近400场、省级学术论坛13期,覆盖上万人次。
本土医护正在快速成长。
心内科两名当地选调医生已能独立完成心脏介入治疗,另两名可熟练完成冠脉造影;妇科绝大部分医生宫腔镜手术达省级水平;神经内科选调医师郭万超当选濮阳市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首届常务委员……
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正在豫东北扎下根来。
---
县医院里的“驾驶舱”与云端会诊
66岁的方大爷是信息赋能的受益者。今年5月,他因车祸导致全身多处骨折,情况危急。豫东北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系统,第一时间连线河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魏立。两方专家共同分析病情、制定方案,避免了转院奔波。
“在县里就能请省里专家一起看病,老百姓省了时间和路费,诊断也更准、治疗更快。”主管医生袁登伟说。
这一切,得益于豫东北医院信息系统的全面升级。
河南省人民医院将总部的“数据集成分析工具”整体迁移至此,构建起一套简洁实用的运营管理“驾驶舱”。管理层可实时监测门诊量、床位使用率、耗材周转率等关键指标,及时优化资源。
电子病历系统与总部互联互通,专家可随时远程调阅病历、参与会诊。对患者而言,手机一点就能预约挂号、线上支付、查询报告,AI导诊系统还能根据症状快速分诊,大幅缩短排队时间。
“以前看病总往市里、省里跑,路上就得大半天。现在不一样了,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服务,手机一点,流程清清楚楚,真省心!”带着父亲复诊的刘女士说。
---
一场持续一年的民生实验
一年时间,豫东北医院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接诊患者21万人次,出院1.7万余人次,开展手术4090台,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65.74%,刷新110余项新技术空白。
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不必再辗转求医”的家庭,是省级医疗资源真正“沉到底”的持续努力。
从精准定位到一体化管理,从专家常驻到本土培养,从智慧服务到远程医疗——这条“大病不出县”的新路径,正在被一步步蹚出来。
门诊大厅的义诊依旧热闹。秋阳透过玻璃窗照进来,落在每一位专家认真的面容上,也落在每一位患者期盼的眼神里。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