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建设“一城两区三门户”排头兵】河津:守护黄河清流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19:25 1

摘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通过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及植被恢复3000余亩;创建全省县域林木“防管育补”一体化管护新模式,年节省财政资金超2000万元。关闭矿山生态修复进度超90%,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面积达2200亩,黄河沿线重点图斑实现高标准景

河津:守护黄河清流 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

近年来,河津市坚决践行“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高质量发展”理念,以“一泓清水入黄河”为目标,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通过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及植被恢复3000余亩;创建全省县域林木“防管育补”一体化管护新模式,年节省财政资金超2000万元。关闭矿山生态修复进度超90%,历史遗留矿山治理面积达2200亩,黄河沿线重点图斑实现高标准景观重塑。2024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4.2%,优良天数达290天,创历史最佳水平。

水资源集约利用成效显著。持续优化供水结构,建设节水型社会,建成省、市级节水型企业13家,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省级“节水型开发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达65.6%,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同时,不断筑牢防洪安全屏障,完成汾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瓜峪河防洪工程,水土保持率连续三年稳步提升。

污染防治攻坚扎实有效。全面管控工业污染,28家洗煤、4家焦化企业完成深度治理实现“零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明显,建成6万亩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6%以上,促进特优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面广,获评“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

绿色转型与文化传承协同推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压减焦化过剩产能224万吨,钢铁、铝业全面完成先进产能置换和节能改造,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打造黄汾10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和多个特色农业基地,“乡村e镇”带动电商兴农;实施文物保护修缮工程23项,省级非遗“河津转花灯”赴多地展演,小张古堡民俗文化园、黄河苍头驿等文旅项目投入运营,“跨黄河·跃龙门”高空扁带挑战等活动在央视直播,黄河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来源:河津市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