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切都因为一笔17.7万元的贷款,这笔钱他一分没捞着,却成了法律上板上钉钉的背锅侠,更让他崩溃的那个真正花钱的人,电话已经永远打不通了。
文|路遥
人家继承遗产,都是房子车子,广东27岁的小伙小谢倒好,竟无故成了17万巨债的贷款继承人。
2025年7月的深圳,天气又湿又热,但27岁的小谢心里只有一片冰凉。
手机里的催债的电话短信一个接一个,银行账户里那红色的逾期数字,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
这一切都因为一笔17.7万元的贷款,这笔钱他一分没捞着,却成了法律上板上钉钉的背锅侠,更让他崩溃的那个真正花钱的人,电话已经永远打不通了。
这事落到他头上是要从7月4日说起,那天小谢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说是他朋友老邹的家里人。
老邹在7月2日凌晨5点多,自己打车跑到海边跳海自尽,人当时就没了。
而小谢也懵了,毕竟就在几天前,他还跟对方发信息催着还钱,好友当时还信誓旦旦地保证,会先用自己的存款顶上。
现在突然人死了,他不信邪,跑去问警察,结果是真的,警察还告诉他,对对方留下的遗言里还提到了他。
说白了就是找朋友帮忙贷款,结果把朋友给坑惨了,自己还不上了,压力太大才走了绝路。
朋友没了,债还在,他第一时间想到了老邹的家人,寻思着好歹是亲人,总得给个说法吧。
结果人家家里人虽然承认是自家孩子做事不地道,但嘴一撇,人死账消,这钱他们不管,这条路堵死后,他又想到了报警。
觉得自己这就是被合伙做局了,他出面贷款,老邹拿钱花。
可警察一听关键人物都没了,两手一摊,说是民事纠纷,立不了案,让他自己去跟老邹家人商量。
最后他只能去找当初办贷款的那家中介公司,那里的工作人员起初还不知道老邹死了,说得轻松,打包票说这钱不用小谢还。
可一听人没了,立马变了脸,惊讶地说从没碰过这种事,要向领导汇报。
后来再联系,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会儿建议小谢去告老邹家人,一会儿又阴阳怪气地说,要是不还钱,征信可就毁了。
再后来这些人干脆玩起了消失,除了发催债短信,其他的一概不回。
这下好了朋友死了,家人耍赖,警察不管,中介甩锅,就剩他自个儿对着这17.7万的窟窿发呆。
要说这些钱到底是怎么落在小谢头上的,还得把时间倒回2024年10月18日,那天他接到了前同事老邹的电话。
在小谢印象里,一直觉得他这人靠谱,对方热情地约他吃饭唱歌,通宵玩乐。
酒桌上好友就开始卖惨,说家里要装修,爹妈在内蒙古也帮不上忙,自己征信又不好,连一张正经的银行卡都没有,想贷款都贷不下来。
说着说着,就求他帮个忙,用小谢的银行卡代收一下贷款,他耳根子软,加上对朋友的信任,当时也没多想,就答应了。
10月20日老邹就带着小谢去了贷款公司,工作人员上来就要走了他的身份证,银行卡和社保公积金信息,然后中介拿着他手机就是一通捣鼓。
还没反应过来,5万1的贷款就下来了,直到让他签字录像,他才看明白,合同上贷款人写的是他自己,他当场就炸了,说这事儿不干了。
结果老邹跟那个姓余的中介就把他拽进一个小黑屋,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他们一边哄着说这只是走个过场,回头会签个责任划分合同,等几个月老邹征信好了就把贷款转过去,保证他不用掏一分钱。
一边又吓唬他,说现在不干了就得赔违约金,几个小时的软磨硬泡下来,他最终还是签了字。
本以为这就完了,没想到只是个开始,对方告诉他,要凑够钱,还得再去交通银行贷一笔12万6的,他当时就拒绝了。
可没过两天,老邹和中介又找上门,死缠烂打地把他拖到了交通银行的一个网点。
在那里办了张卡,中介拿过手机三下五除二,又一笔12万6的贷款到手,当场就转给了老邹。
为了稳住他,对方也挺会做人,给他卡里留了2万块钱,说是用来还前期的月供,那个中介还给他转了500块,美其名曰误工费。
就这么着他稀里糊涂地背上了17.7万的债。
头几个月还算太平,老邹用留下的钱按时还着款,他就盼着2025年4月赶紧到,好把这颗雷转出去,可到了说好的4月份,转贷款的事儿影都没了。
小谢去问中介,中介的理由一套一套的,说对方不争气,又跑去借了网贷,把征信搞得更花了,得再养几个月,最早也得到年底。
从5月份开始这窟窿就捂不住了,老邹开始逾期,理由永远是工资没发。
6月份他不仅继续逾期,更离谱的居然还想让小谢再帮他搞一笔钱,这下他彻底清醒了,果断拒绝。
后来他才知道,老邹的工作是搞什么肿瘤治疗的灰色推销,收入极不稳定,谁也没想到,这竟成了最后的联系。
网友们看完这故事也挺感慨,说帮人担保这事,说白了就是看人下菜碟,帮之前得想明白,这人到底值不值得你为他掏这个钱,冒这个险。
还有人提到老话总说,人生有三件事千万别碰:一是给人做担保,二是给人当媒人,至于第三个一时想不起来了,反正记住前面这两条就够躲开不少坑了。
也有网友替小谢急眼,说还犹豫什么,这妥妥就是诈骗,赶紧报警处理。
别听他们扯什么民事纠纷,就一口咬定这是个骗局,让警察按诈骗案来立案调查,别让他们和稀泥。
小谢这事儿听着是挺倒霉,但说实话类似的骗局就没断过,只不过有的人运气好,半道上被人拉住了。
就在2025年8月22日,云南罗平有个张女士也是急用钱,在网上找了个贷款App,结果被忽悠说银行卡号填错了,得交5000元保证金。
关键时刻是她朋友给力,张女士准备找朋友借钱,朋友一听这词儿就知道是诈骗,二话不说就报了警。
警察一来,几句话就把还在犹豫的张女士点醒了,保住了她的血汗钱,一个有警惕心的朋友,一个及时的报警电话,救了张女士。
而小谢却倒霉了,面对的是一个处心积虑的朋友,从头到尾都被套得死死的,连个求救的机会都没有,最终掉进了这个无法挽回的深坑里。
参考资料:
曲靖珠江网,2025-08-22,女子遭遇网贷骗局 民警半小时劝阻止损五千元
济南日报,2025-08-23,男子帮朋友“接收贷款”后对方突轻生,聊天记录还原其疑身陷AB贷困境过程
来源:巫师火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