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重症论坛在郑州成功召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3 20:00 2

摘要:9月7日,2025中部地区心血管论坛暨第二十一届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大会之心脏重症论坛在郑州成功召开。会议邀请多位国内、省内知名专家教授参会,通过专题报告、病例分享、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涵盖了从基础机制到临床实践的多个层面,展开了一场高水平、深层次的学术交流

9月7日,2025中部地区心血管论坛暨第二十一届河南省心血管诊疗新进展大会之心脏重症论坛在郑州成功召开。会议邀请多位国内、省内知名专家教授参会,通过专题报告、病例分享、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涵盖了从基础机制到临床实践的多个层面,展开了一场高水平、深层次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

会议前半场,河南省胸科医院赵杰娉教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余娟教授及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王道协教授担任主持。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张静教授围绕《急性右心衰竭的评估与管理》,讲解了在AMI、肺栓塞、ARDS、术后及肺动脉高压等情况下的发生机制,并重点介绍了影像学(特别是心脏重症超声)和血流动力学在ARVF诊断评估中的应用,最后分享了急性右心衰竭的治疗要点及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策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小芳教授以《心原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管理-血管活性药物如何精准把控?》为题,从目前非AMI-CS住院死亡率逐步升高,缩血管药物和MCS降低死亡率证据有限,谈到血管活性药物的选择、应用推荐;从血流动力学的准确评估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使用的重要性,谈到心脏重症超声、肺动脉导管对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和评估的量化、标准化管理。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唐建军教授以《心原性休克的机械循环支持》为切入点,就IABP、ECMO、Impella、经皮LAVD、ECMO联合IABP、Impella等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的应用时机及优缺点,强调结合有创血流动力学、影像学、实验室参数和临床参数,对tMCS的升级和降级至关重要。

会议中间环节,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冯晔子教授、巩义市人民医院胡晓东教授及新密市中医院崔圆圆教授担任主持。

巩义市人民医院徐国良教授精彩分享了《绝处逢生:一例左主干病变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救治历程》;新密市中医院李文静教授讲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杨倩教授讲授《从呼吸衰竭到溶血风暴-1例甲流肺炎继发TTP的救治体会》。

会议后半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肖莉丽教授、登封市人民医院郭杏花教授及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丁琦教授担任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舒化青教授以《床旁超声指导下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管理》为题,讲解了超声评估休克类型、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估、补液指导、容量状态评估方法及最新进展,并通过临床病例强调了重症超声在血流动力学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杨艳敏教授讲授《交感电风暴阶梯化治疗策略》,内容涵盖心室电风暴初始评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的机械辅助循环支持、急性期药物治疗、持续性单形性和多形性室速诊治流程,以及交感阻断、镇静治疗和自主神经调节的作用与关联。

郑州市中心医院徐兰娟教授以《重症出凝血紊乱精细化治疗》为题,介绍了凝血病分型、机制、重症凝血紊乱特点及评估方法,包括风险因素、实验室检查,推荐常规凝血实验联合黏弹力试验诊断,并用新型分子标志物判断分型与预后,总结重症凝血病评估与“四步诊断法”治疗流程。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心脏重症相关的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心脏重症诊疗水平的提升,为更多的危重症心脏病患者带来希望。

来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