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大战”罗永浩大获全胜,西贝活成了东北雨姐的模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20:11 1

摘要:这场关于预制菜的讨论,早已不再是罗永浩个人与西贝这个品牌之间的冲突,大众消费者对于预制菜以及连锁餐饮品牌定价问题的质疑,已经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集中爆发。

Hi,我是唐大业,尽说大实话!

真没想到,罗永浩与西贝之间的“预制菜大战”能有如此大的热度。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一向充满争议的罗永浩,也有在网络上获得压倒性支持的一面。

这场关于预制菜的讨论,早已不再是罗永浩个人与西贝这个品牌之间的冲突,大众消费者对于预制菜以及连锁餐饮品牌定价问题的质疑,已经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集中爆发。

01

西贝主动引火上身!

事实证明,靠嘴吃饭的罗永浩,就是块“粘鼠板”,要是粘上他,想甩也甩不掉。

然而这次炮轰西贝预制菜,有人却说老罗这次踢到了钢板,因为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也是个硬茬。

9月10日下午,罗永浩突然发布微博,对西贝的菜品展开一番激烈吐槽:

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如果说吐槽饭菜贵还算是正常的抱怨。那么用“恶心”二字来形容菜品的口味,那就相当严重了。

而自称初代网红、流量本量的罗永浩,走到哪里都是焦点,一直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此番言论一出,相关多个话题瞬间登上热搜,网友议论纷纷、媒体竞相报道。

不少网友对此发出:“西贝太贵了,吃不起”的吐槽,还有网友认为,如今预制菜早已成为连锁餐饮标配,不必大惊小怪。

从网友们的评论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在心里早已默认西贝这样的连锁餐饮品牌会使用预制菜。

而问题的根本并不在是否使用了预制菜,而是价格是否与之匹配,商家是否公开透明。

一开始,也许大部分人都没预料到,这件事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

哪怕罗永浩是炒作流量的先天圣体,这件事大家讨论讨论也就过去了。

然而这个世界,事情总是会朝着未曾预想的道路发展,这次也不例外。

而推动事件爆点频发,一步步走向高潮的,不是别人,正是西贝自己。

对于罗永浩的吐槽,西贝客服迅速回应:“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情况。炒菜每天都是新鲜蔬菜到店,现场炒制。”

很快,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也亲自下场回应,他强调西贝“按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而且100%不是预制菜。”

“一定会,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他对我们的伤害是很大的,一定会起诉。”贾国龙连用四个一定强硬地表示要起诉罗永浩。

同时,贾国龙还晒出了罗永浩当天所点菜单,将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正式向全社会公布。

贾国龙的回应很明确,他认为依据国家标准,西贝的菜品不属于预制菜的范畴。

以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只要不是用原材料现场制作,半成品加工也是预制菜;

以贾国龙的观点来看:西贝经由中央厨房统一制成半成品,再运送到各个门店加工,既使隔夜使用,也不算预制的。

那么,以国家标准来看,西贝的菜品到底算不上预制菜呢?

2024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制菜(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不过截至目前,该标准尚未正式发布实施。

“征求意见”中认为: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产品。

所以贾国龙认定西贝采用中央厨房模式,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此时此刻,网友纷纷感慨,罗永浩这次真的踩到钢板了,不仅可能要吃官司,贾国龙有理有据的回应,也很难找到漏洞。

可大家却忘了,罗永浩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曾硬刚方舟子十余年,揭露其伪善真面目。不仅有打假成功战绩,还自带打假基因,如今这点风浪又算得了什么。

更不要忘了的是,罗永浩上一次经典打假案例的主角也姓“西”。

14年前他曾在北京西门子总部用铁锤砸毁三台存在门关不严问题的西门子冰箱,最终取得了维权胜利。

所以,有网友调侃道:“能打老罗脸的,也许只有星巴克的服务员了。”(罗永浩曾自导自演微电影,自扇巴掌讽刺星巴克杯型问题)

果不其然,对于贾国龙喊话要起诉,罗永浩展开了硬刚。

他连发十几条微博并表示:“我准备好了,这件事不管官司结果怎么样,我相信都会客观上对中国预制菜领域的消费者知情权,甚至是相关的立法,做出一些实际的贡献。”

可以说,西贝面对预制菜争议的回应,才是主动引火上身,踩上了罗永浩这块拔不掉的”粘鼠板“。

02

罗永浩直播补刀,西贝成了东北雨姐!

从爱康国宾张黎刚“别指望几百元体检什么病都查出来”、百果园余惠勇的“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证明:

企业创始人、CEO如果总是抱着说教的心态去教育消费者,且对市场、用户毫无敬意的话,最终只会陷自身、企业于水火,被流量所反噬。

那么西贝这次到底冤不冤?至少从他们自己所曝出的问题来看,一点都不冤。

西贝这一系列的回应和举措,简直可以用灾难来形容,如此“自杀式公关”,绝对可以堪称2025年至今最拉垮的企业公关案例。

为了自证“清白”,西贝晒出罗永浩菜单,公开制作过程,甚至还邀请媒体进后厨,参观菜品制作的全过程。

如果自身真的没问题,这么做一点问题没有,反而能给人留下一个公开透明的好印象。

可问题在于,西贝不仅有问题,还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把公关玩成了“自曝式卡车”。

直到媒体进后厨参观后,大家才发现:西贝的凉皮是速冻的,保质期为12个月;海鲈鱼也是速冻的,保质期高达18个月。

更离谱的是,西贝员工还拿出保质9个月冷冻鸡翅,直言不讳这是腌制好的。而在冷冻区,还放着各种冷冻蔬菜,西兰花保质期更是长达24个月。

面对媒体曝光的后厨画面,贾国龙的说法不攻自破。

以海鲈鱼和鸡翅为例,西贝的冻鱼、冻鸡不仅和“鲜”打上边,加工中采用的添加剂和腌制工艺更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征求意见中对预制菜定义。

面对西贝的“自爆”,老罗岂能善罢甘休,而他明显也是做足了准备。

9月12日晚8点30分,罗永浩在多个平台直播回应西贝预制菜风波,对西贝的”自杀式公关“又补了一刀。

首先,这场直播可谓热度爆棚,舆论呈现一边倒支持

开播仅10分钟,其抖音直播间观看人数已经10万+;直播不到半小时,仅微博平台观看量已接近500W,整场直播一直持续到21点33分。

其次,直播直指西贝与消费者之间的根本矛盾

其实罗永浩的这场直播,并没有拿出什么新料,都是媒体报道过的。可这些,反而才是最致命的。

直播刚开始时,由于现场仍在调试,场面有些混乱。对此网友嘲笑老罗团队不行。

可罗永浩却借机再次嘲讽西贝:“说得特别好,一个是西贝营销团队,一个是我们的直播团队。”

在“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的直播间背景墙前,罗永浩表示:“西贝称没有预制菜是100%撒谎,因为国家还没有相关标准出台。”

他还针对舆论关于他也在卖预制菜的质疑做出了回应:“有人说我直播间也卖预制菜,这是事实,我们知道卖的是预制菜,也说了是预制菜,这没有任何问题。你买的时候也知道是预制菜,预制菜本身是合法的。”

明确强调自身立场态度的同时,罗永浩展示了西贝的冷冻海鲈鱼、羊排等冷冻食品。从包装配料表可以看出,海鲈鱼明显使用了含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

罗永浩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质疑,他认为西贝的海鲈鱼虽然到店时是生的,但经过添加剂的长期腌制保存,已非消费者所理解的“鲜鱼”。

所以吃起来“感觉就是一个预制菜”,食用这种经过深度工业化处理的食材,与大众去餐厅追求新鲜的初衷显然不符。

同时罗永浩还对吉野家、乡村基、蒸功夫等品牌使用预制菜的情况表示了肯定,认为他们的价格与预制菜相匹配,自己也愿意吃。没人打算到那里花一两百吃预制菜。

最后,罗永浩又点名了老乡鸡。他夸赞老乡鸡是行业表率,每道菜都做了标注:“现做就是现做,预制就是预制”。

至此,罗永浩的观点已经很明确。

他不反对预制菜,认为预制菜是合法的,只要加工符合标准,同样可以做到好吃、美味;

然而对于是否使用预制菜,消费者有知情权,商家需要公开透明,且制定与之相符的规定。

在罗永浩的眼里,当下确实没有相关的标准对预制菜做出明确的定义,所以必须遵从消费者的诉求。

在消费者眼里,西贝中央厨房的半成品、提前腌制或是添加防腐剂的冷冻产品和预制菜无疑。

大众去西贝消费,花了新鲜食材现场制作的钱,却吃到了保质期24个月的西兰花、冷冻了不知道多久的海鲈鱼,这无疑于被商家“背刺”。

而西贝一份43元的炒鸡蛋、21块钱的馒头,更是令消费者难以接受。

在中央厨房的标准化下,西贝逐渐忘记了曾经质朴、接地气的定位,成了继雪糕刺客、水果刺客后的“西北菜刺客”。

西贝的这一顿“自杀式”公关骚操作,更是让我们想到了一位故人——东北雨姐。

去年9月,东北雨姐因摆拍稻田蟹嘴硬甩锅上热搜,随后又因红薯粉条造假以及殴打职业打假人成为众矢之的。

她在谎言被逐步揭穿时,并没有选择以诚恳态度面对用户和消费者。反而进一步发挥“嘴硬”特长,对虚假宣传行为百般抵赖。

西贝的这次公关,无疑走了东北雨姐的老路。

如果西贝从一开始便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去面对消费者,承认自己的部分菜品使用了预加工的食材,并对价格表露调整改进的态度,也许面对的舆论环境会是另一种景象。

可他们偏偏选择了最有流量的打法,成全了网友一边倒支持罗永浩的景象。

这出“好戏”也远没有结束,预制菜背后的争议仍将持续受到关注。

来源:唐大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