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胶东半岛的繁荣之地,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创业精神,成为全球空港地面装备领域的“隐形冠军”。历经34年深耕,其引领中国空港地面装备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全面依赖进口到高端机型出海的跨越;如今通过电动化、智能化改造,企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持
在胶东半岛的繁荣之地,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创业精神,成为全球空港地面装备领域的“隐形冠军”。历经34年深耕,其引领中国空港地面装备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全面依赖进口到高端机型出海的跨越;如今通过电动化、智能化改造,企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成为中国智造出海的重要力量。
一器破局,从跟跑到领跑的产业跨越。“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三十余年前,国内机场的地面装备几乎全靠进口,大到飞机牵引车,小到登机梯,核心技术均被国外企业垄断。1991年,威海广泰毅然进军这片“无人区”,从研发第一台手动登机梯开始,在缺技术、少经验的困境中持续创新攻坚。如今,企业已能生产飞机牵引车、货物装载机、电源车等数百种装备,实现了飞机起降全套保障设备的“一站式配齐”,完成了从“全面依赖进口”到“高端机型出海”的历史性跨越。
在威海广泰生产二厂车间,全系列电动装载机每月下线36台,订单已排至次年5月;其研发的电动化装载机,凭借噪音低、无污染、低成本的优势,成功叩开国外高端市场大门,实现“弯道超车”;从承载波音777航空发动机,到转运芯片光刻机,这些对平稳性要求苛刻的“天价货物”,都能在广泰装备的操作下安全装卸。截至目前,企业产品已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装备全球1000多个机场,用实力改写了全球空港装备市场的竞争格局。
双链协同,从单点到集群的创新实践。空港装备的电动化转型,绝非单一设备的“油改电”,而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攻坚。2004年,威海广泰率先启动设备“油改电”时,国内铅酸电池的技术瓶颈曾让研发举步维艰。近年来,随着磷酸铁锂技术成熟,企业主动联合宁德时代、烟台创为电气等产业链伙伴,共同研发出适配空港场景的锂离子电池箱及自动灭火系统,既满足了机场严苛的安全要求,更为设备安上了“绿色心脏”。
不止于“三电”系统的突破,威海广泰更整合我国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优势,为装备植入“聪明大脑”。集装货物装载机搭载的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系统,能实时监测运行状态;飞机牵引车的自动对接技术,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应急救援领域的移动手术车、消防无人机,更是跨界融合的创新成果。这种“龙头引领、链条协同”的模式,不仅让广泰产品具备全球核心竞争力,更带动了胶东半岛空港装备产业集群的崛起,与长三角、成渝经济圈呈“三足鼎立”之势,构建起中国空港装备产业的“黄金三角”。
全局领航,从产品到品牌的价值跃升。威海广泰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与行业趋势共振。从最初填补国内空港装备空白,到紧跟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实现技术超越;从聚焦单一装备制造,到拓展应急救援等新赛道培育增长点;从深耕国内市场,到构建覆盖全球的营销服务网络——企业的每一次转型,都在“变与不变”中精准踩中时代节拍:变的是技术迭代的速度,不变的是创新驱动的初心;变的是市场拓展的版图,不变的是产业链协同的定力。
如今,在全球空港装备领域,“威海广泰”已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目前,其产品已在新加坡、日本等高端市场中获得好评如潮,并与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并肩而行。其成功不仅在于造出了高性能装备,更在于探索出一条“龙头引领、链条协同、集群发展”的产业升级路径。当胶东半岛的空港装备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当更多山东企业像广泰一样深耕产业链、锻造硬实力,齐鲁大地必将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书写更多从“隐形冠军”到“全球领航”的精彩篇章。
“求新、求变、求创新”,早已是刻在威海广泰骨子里的基因。从一台手动登机梯到全系列智能装备,从技术跟跑到全球领跑,威海广泰的34年,是中国智造突围的缩影,更是“山东好品”产业链竞争力的生动诠释。未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随着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持续增强,必将有更多“广泰式”企业崛起,以硬核实力赋能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品牌力量绽放全球光彩。(文/张恒)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