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有好到让一个新生命诞生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3 23:33 1

摘要:这几年来,说起生育,年轻女性们总忍不住交换那些妈妈们不曾分享的“惨状”。你知道吗?婴儿总是在一摊血水甚至妈妈的粪便中出生的。你知道吗?生完小孩,打个喷嚏就会漏尿。你知道吗?大约 10% 到 20% 的妈妈产后会陷入抑郁。你知道吗?生育后回去上班……

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

这几年来,说起生育,年轻女性们总忍不住交换那些妈妈们不曾分享的“惨状”。你知道吗?婴儿总是在一摊血水甚至妈妈的粪便中出生的。你知道吗?生完小孩,打个喷嚏就会漏尿。你知道吗?大约 10% 到 20% 的妈妈产后会陷入抑郁。你知道吗?生育后回去上班……

还有一类忍不住谈论的事,则让生育这个选择变得更加复杂。你觉得这个世界足够好吗?好到能让一个新生命诞生在其中吗?等我们下一代长大的时候,这个世界是会更好还是更坏?

关于生育,还有太多不知道的事。还有更多的问题要问。当年轻的女性不再去谈论生育的责任、生育令女性感到完整,她们发现自己只能更加艰难地去谈论生育的社会现实、生育与否对个人的漫长人生意味着什么。张畅的勇气之作、单读新书 058《世间的火:初为人母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次艰难的对话——与自己,也与面临着生育的选择的所有人。

张畅是一名文字工作者,怀孕之前,她正在与自己成为作家的梦想搏斗。孩子的到来,让“自我”退居幕后,“新生命”的需求凌驾一切。她不得不一次次重新理解自己的选择:

生育是向社会惯习的一种妥协吗?

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无数条河流汇聚的岔口,生活恰好对这种可能性开放。

生育是一种自我惩罚吗?

没有旁证,没有注目,没有劝慰,只有鲜血、被压抑的号叫和挨不过去的疼痛。

生育是一次退无可退的自救吗?

我寄希望于这个“我”之外的生命,能够更新我的生命。我知道,这听上去是多么无能、自私、疯狂。

生育是一场生命与记忆的绵延吗?

可以确定的是,我是被坚定地爱着的。有朝一日,我也有能力给予另一个人这样的爱吗?

《世间的火》面世之际,我们分享一封编辑给读者的信。 下文转载自单读编辑部。

《世间的火:初为人母的故事》

签名本现货发售中

点击可购买

这个世界有好到让一个新生命诞生吗?

单读的朋友们,你们好!

当我们说起 2021 年的 10 月、2022 年的 6 月这两个月份时,你会想起什么?对你来说,那九个月有没有一些时刻,在你的记忆深处留下一些碎片?

我们想起了 2021 年那个秋天在阿那亚第七届单向街文学节的现场,出门前的手机相册里绿色的“未见异常”;我又想起了 2022 年 6 月,是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庆祝的最后一个,“爸爸的生日”。

对于张畅来说,那是成为母亲的九个月。

腹中的孩子一日比一日膨胀,强有力的胎动、顶出肚皮的气势时刻在宣告:一切就绪,准备发动。我想到自己随时可能迎接一个新生命到来,而那个明晃晃的黄码却预示着一路可能遇到的阻碍。我焦虑到极点,将自己关在房间中,情绪崩溃。

“怎么都有办法,你听我的,肯定没问题。”母亲相当冷静,“我保护你。”

出生—发育—成熟—交配—繁衍生息,是生物界最自然的事情。成为母亲,是没有选择、也不需要选择的。

可对于人类,生,还是不生,从来都是一个问题。

当 2006 年 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最好从未出生过》)一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度成为热门书,被列入各大榜单;当 2008 年“父母皆祸害”成为豆瓣最热门的小组备受争议时,要不要生孩子,是否成为父母,越来越成为热议的问题。

到了最近五年,“成为母亲”其实变成了一个有点冷清的话题。当社交和恋爱都变成奢侈品,人与人的际遇、处境、价值观分野到鸡同鸭讲的地步,生育就成为一个更难放在公共层面讨论的问题。但我们仍然以个人的思考、选择和决定在给出自己的答案。

我们相信,每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特别是女性,都曾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

这个世界足够好吗?好到能让一个新生命诞生在其中吗?

我够格成为母亲吗?一种经验会比另一种经验更好吗?

成为母亲意味着什么?我会不会因此失去对自己的掌控,会不会失去我的工作、我的爱好,失去我自己?当自由被剥夺、自我被挤压,我们会过上怎样的生活?我们会成为更好的自己吗?

带着这些怀疑、不安,三十一岁的张畅成为母亲,试图如实写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一切——那些也许在其他人眼中不值一提的(或是不忍直视的)、每个母亲都要经历的生产之痛;那些仅仅属于一个妈妈,无法跟丈夫、婆婆,甚至自己母亲分享的孤独与疲惫;还有许许多多经由新的经验打捞起来的关于过往的旧事:妈妈是如何成为“母亲”的,而作为妈妈的女儿的“我”又是怎么被带到这个世界的?

这些属于一个人的讲述和经历,一个人的体验和情感,谈不上典型,更难以归纳出什么不得不读的理由。就像作者所说:

我希望能如实记录一段特殊时期的个人经验。这本书并不是在塑造一个完美的母亲,更不是在怂恿任何人成为母亲——生而为人,我们都不可避免地带着自己身上的伤痛,一步步往前走。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并不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在面对各样挑战、困难时,也并不一定可以勇往直前,坚持到底。生养后代,更非每一个人都要面对和经历的必要课题。但忠实于自己以及自己的决定,正视作为人的有限和软弱,相信生命的价值、爱的必要,终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能够做出这样一本小书,与作者一起见证一个小生命给妈妈、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共同期待它像一粒种子撒下,缓缓生长,真是一场了不起的冒险。

单读编辑部

2025 年 8 月 14 日

9月14日(周日)15:00,我们邀请到《世间的火:初为人母的故事》作者张畅,艺术家、策展人周雯静,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罗丹妮,和作家贾行家,一起聊一聊女性生与不生的选择以及生育之后的困境与突围。

时间

2025年9月14日(周日)15:00-17:00

地点

方所北京店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9号五棵松万达广场二层

嘉宾

张畅

做过记者、节目策划、编辑,现在高校研究院工作。毕业于浙江大学、斯坦福大学。出版有小说集《我们的庸常生活》《一个中年人决定出逃》,译有《使女的故事》《追凶》《孤独传》《无处落脚》《尽力而为》等。

周雯静

艺术家、策展人。法国南特美术学院与四川美术学院双硕士。关注身份、性别、身体、疾病、权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通过展览、写作、策展等不同形式参与社会问题的实践。代表作品《女人系列·节育环》《红色系列》。

罗丹妮

图书编辑,《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

贾行家

作家,得到总编辑,得到 App“年度人文课堂”/“文化参考”专栏主理人。作品有《尘土》《潦草》等。

①免费

②付费

含《世间的火:初为人母的故事》一本+前排预留座位一个(优先参与签售)+方所美学香包一个

点击预约线上直播

成为母亲意味着什么?

如何爱与被爱?

这本书是上海译文与单读合作的第二本书,也是单读今年全新推出的书系“在场”(life writing)的第二本。我们期望可以持续地挖掘一些中文原创的生命史写作,通过一个个鲜活个体对自我经历的记录、对自我内在的挖掘,来认识处于这个时代的人,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场”书系的第一本书( 点击了解)已经面世,另一本新书也即将与大家见面。

《世间的火:初为人母的故事》

签名本现货发售中

作者:张畅

出版时间:2025年8月

定价:52元

出品方:单读、铸刻文化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世间的火》是张畅的首部非虚构作品,也是她初为人母的真实记录。她以生活史的写作视野,记述从职业女性到成为母亲的全部经历——从质疑到接纳的艰难抉择,在身体上凿下的生育之痛,琐细又庞杂的育儿经历,深刻而尖锐的自我省思。书中穿插她对童年与母亲的回忆,以真切、坦诚、深情的文字写 下两代女性的生育历程。

“文学可以用一百种方法叙写母亲,崇高的、温情的、隐忍的、勇敢的;而我书写的方式只有一种:不再迂回,单刀直入,凭借自身经验重新找回母亲的主体性。母亲的故事须由母亲自己来讲述。”

——张畅

作者简介

张畅,生于1990年,哈尔滨人,现居北京。做过记者、节目策划、编辑,现在高校研究院工作。毕业于浙江大学、斯坦福大学。出版有小说集《我们的庸常生活》《一个中年人决定出逃》,译有《使女的故事》《追凶》《孤独传》《无处落脚》《尽力而为》等。豆瓣:赫恩曼尼。

来源:上海译文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