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电商,实体经济真的能翻身?我算了一笔账,后背发凉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7-22 15:22 2

摘要:我自己曾经也开过一家小餐馆,后来转做电商,再后来又被平台规则卷得喘不过气。可以说,我是从实体经济一路“被迫”走到线上,又从线上一路“掉头”走回现实的亲历者。

一、电商“打败”实体,真的是元凶吗?

“都是电商害的,才把我们实体店逼成这样。”

“要是没有拼多多、没有直播间,我们这些小本生意早就赚翻了。”

这几年,类似这样的声音我听得太多了。

我自己曾经也开过一家小餐馆,后来转做电商,再后来又被平台规则卷得喘不过气。可以说,我是从实体经济一路“被迫”走到线上,又从线上一路“掉头”走回现实的亲历者。

也正因为这样,我才想认真说说这个问题:

如果没有了电商,实体经济真的会变好吗?

很多人或许直觉地回答:“当然会啊!人流回来了,顾客回来了,大家又会在线下消费了!”

但如果你真的做过生意,特别是在这几年市场极度内卷、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你就会明白:

电商不是“罪魁祸首”,它只是放大了问题,也提前揭示了我们本该面对的那场现实考试。

二、我们先说一个最真实的例子

我有个朋友,姓李,在杭州开了一家品牌女装集合店,地段很好,在一个新开不久的购物中心,铺面装修花了快30万。

刚开业那会儿正好赶上节假日,客流不错,每天都有几千营业额。他很兴奋,以为总算抓住机会了。

可不到三个月,人流肉眼可见地减少。后来他发现,原来他家店里卖的几款“爆款”连衣裙,在某红书和拼多多上都有类似款,而且价格便宜一半。

顾客试完衣服后,拍照走人,晚上直接线上下单。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飞走,毫无办法。

最后一年亏了20多万,门店转手关掉,重新回老家。

电商不是“抢走了他的客人”,而是让他的“性价比短板”彻底暴露了出来。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电商,他或许还能“靠信息差”存活更久。但现在这个时代,是信息对称时代,任何商品都逃不过“货比三家”。

三、如果电商消失,我们会回到“好日子”吗?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

假如明天开始,所有电商平台关闭,大家都只能回到线下买东西——淘宝没了,拼多多没了,京东也没了。

你会马上发现几个现实问题:

1.大部分城市居民生活会大乱

以前网购猫粮、母婴用品、生鲜、水果,一个APP全搞定,现在全要跑线下买。

不仅麻烦,还贵了不少。

你敢保证所有人都愿意再花时间出门选购吗?

2.实体店的租金、人工、成本问题照样存在

电商虽然卷,但实体店的问题不是因为电商才存在的

高房租、高人力、库存压力、天气影响、节假日依赖,这些,电商没来之前就很严重了。

电商只是把这些问题“盖不住”了而已。

3.年轻人不会为了“支持实体”而牺牲便利

别看大家在网上天天喊“要支持实体”,但真让他们少花钱、少点方便,他们多数人会“用脚投票”。

你今天让一个00后不刷抖音、不看直播、不网购,他宁愿不买。

四、那么,电商到底改变了什么?

如果我们客观看,电商确实改变了很多:

1.消费方式彻底被颠覆

从“逛街买”变成“躺着买”,从“比价格”变成“比体验”,从“品牌忠诚”变成“低价诱惑”。

电商让人“理性又冲动”:你明知道你不需要,但架不住直播喊得热情、限时抢购让你慌。

这对于传统实体来说,是全新的竞争维度。

2.信息差几乎被消灭

以前开实体店靠的是“熟人圈子”和“商圈资源”,顾客没得选;但现在,每个顾客都像带了个价格侦测器,知道全国谁家便宜。

你稍贵点,他就去别家买。

3.促使实体经营者升级认知

不能再靠“坐店等客”,而要学会“流量思维”、“内容运营”、“社群管理”。

本质是:你必须学会如何“建立人与人的连接”,而不是只会“摆摊卖货”。

五、电商的存在,让劣质实体更难活,让优质实体更容易出头

这是我这几年最大的感悟:

电商不是毁掉实体经济的“罪人”,它其实是逼着大家“卷品质、卷服务”的“催化剂”。

我曾在成都见过一家烧烤店,老板很聪明,店面不大,但他把每一位顾客都加进了自己的微信群,每天定时推优惠券、安排点单接龙、甚至周末搞主题活动。

顾客在他家吃饭不只是“吃东西”,而是“有参与感”、“有归属感”。

你说他怕不怕电商?他压根不怕,因为他的客户是“活的”。

还有一家小众咖啡馆,虽然同类品牌林立,但他主打“安静空间+手写明信片+书籍共读”,吸引了一群固定书迷群体,周末甚至排队。

这些成功的实体店,都是在电商洪流中依然生存下来的“优秀样本”。

他们没把电商当敌人,而是学着用电商的思维做服务——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

六、问题不在“有没有电商”,而在“你有没有核心竞争力”

很多人觉得,如果没有了电商,客人就会回来。

其实不然。

没有竞争对手,顾客也不会永远选择你,除非你值得被选择。

这句话你可以反复读三遍。

你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吗?

你的服务是别人学不来的吗?

你的客户是真的对你有依赖、有情感连接的吗?

如果这些问题你都答不上来,那就算电商没了,新的对手也会出现。

不是电商害了你,而是你还没准备好面对“透明商业社会”。

七、那我们怎么办?实体的出路到底在哪?

我总结了几条方向,都是我这些年反复踩坑之后得出的:

1.打造独特体验,让顾客“来你这儿不是单纯买,而是享受”

比如你是奶茶店,你的优势可能不是茶,而是“一个能坐着放空半小时的空间”。

比如你是小饭馆,可能不是味道最牛,而是老板娘记得每个回头客的口味。

记住一句话:体验无法复制,商品随便复制。

2.线上线下结合,不要拒绝网络,而是拥抱它

有家小吃店,平时生意一般,但老板在短视频平台开了账号,每天更新“后厨实拍”,引来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还有理发店在小红书晒发型前后对比图,成功吸粉。

电商不一定非做“发快递”的那种,线上也是口碑传播、引流、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通道。

3.做用户的朋友,而不是商家的“老板架子”

以前顾客怕老板,现在顾客可以随时差评、拍照曝光。

你不是真诚,你就活不下去。

你要有耐心听顾客讲故事、要能主动解决小问题、甚至可以在顾客失落时说一句“别太难过,天气好喝一杯”。

这就是情绪价值,是未来线下服务最有力量的部分。

结语:与其怀念过去,不如重构未来

电商的确让市场更卷、竞争更激烈,但也让普通人有了更多机会。

同样地,它也让很多靠“老一套”的实体经营方式被迫淘汰。

我们不是要对抗电商,而是要重新思考:如果我们自己也有了电商的“效率+用户思维”,那我们的实体也能活得很漂亮。

实体不是被电商打败的,而是被自己不变的认知打败的。

别再幻想“电商消失,客流就回来”,真正的机会永远只属于那些不断进化的人。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